液晶顯示器的彩色濾光片
液晶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又稱為液態晶體。它是某些有機物質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所呈現的中間狀態。在這種狀態,既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和連續性,又呈現某些晶體的光學性質,例如:光學各向異性、雙折射、圓雙向色散等,這種物質在電場和溫度的作用下能產生各種特殊的電光效應和熱光效應,利用這些效應達到顯示目的。
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
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在電場的作用下,利用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發生變化,使外光源透光率改變(調制),完成電一光變換,再利用R、G、B三基色信號的不同激勵,通過紅、綠、藍三基色濾光膜,完成時域和空間域的彩色重顯。
電腦的LCD顯示器需要采用的更加復雜的彩色顯示器,即要具備專門處理彩色顯示的色彩過濾層。通常,在彩色LCD面板中,每一個像素都是由三個液晶單元格構成,其中每一個單元格前面都分別有紅色,綠色,或藍色的過濾器。這樣,通過不同單元格的光線就可以在屏幕上顯示出不同的顏色。
液晶顯示器的具有的特點是機身薄,節省空間,與比較笨重的CRT顯示器相比,液晶顯示器只要前者三分之一的空間;省電,不產生高溫,它屬於低耗電產品,相比CRT顯示器可以做到完全不發燙;無輻射,有利於身體健康,液晶顯示器完全無輻射;畫面柔和不傷眼。
液晶面板中有很多薄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就是濾色片,其負責供給顯示器提供顏色之用,其本身是樹脂材料,上面有RGB三色區域,也就是三原色紅、綠、藍三種顏色組成區域,光線透過這些區域后就形成了有顏色的畫面,這就是顯示器具有色彩的原理,DLP投影機也是如此,燈泡發出的光透過三原色的色輪,然后才有顏色,最終投射出來,擁有了彩色的畫面。
彩色濾光片占據面板材料的20%,是非常重要的部件,是顯示器實現色彩的關鍵技術,但是如今液晶顯示器的濾色片並沒有實現國產化,幾乎大屏產品的濾色片都是向外商采購的,本土的濾色片廠商只能提供小尺寸屏幕濾色片,這一方面的研究還需要努力。
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源發出的白光,而想要獲得彩色顯示,必須依靠顯示關鍵材料-彩色濾光片。
什么是彩色濾光片?
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是一種表現顏色的光學濾光片,它可以精確選擇欲通過的小范圍波段光波,而反射掉其他不希望通過的波段。彩色濾光片通常安裝在光源的前方,使人眼可以接收到飽和的某個顏色光線。
彩色濾光片的結構
彩色濾光片的結構含玻璃基板、黑色矩陣、彩色層、保護膜及ITO導電膜,且不同類型的Color Filter結構亦稍有不同。
透過型Color Filter結構
根據顯示器的用途及視訊電極的不同,RGB三色素的排列方式亦會有所差別,主要有馬賽克式、直條式、三角形式、四畫素等。
Color Filter的工藝過程是在透明玻璃基板上制作防反射的遮光層-黑色矩陣 (Black matrix),再依序制作具有透光性紅、綠、藍三原色的彩色濾光膜層,然后在濾光層上塗布一層平滑的保護層(Over Coat),最后濺鍍上透明的ITO導電膜。
液晶顯示的彩色濾光片
液晶顯示屏上截取的彩色濾光片
液晶顯示屏分別顯示的白光、藍光和紅光照片放大圖(手機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