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邊緣計算技術快速發展,5G MEC邊雲協同成為最新的發展趨勢。
前言
邊緣計算技術快速發展,5G MEC進入商業部署快車道,邊雲協同成為MEC的普遍訴求,KubeEdge社區洞悉這一趨勢,按照CNCF成熟治理模式,成立MEC SIG。
在MEC場景下,通過對邊雲協同面臨的挑戰分析,MEC SIG從應用管理、網絡、開放生態等幾個角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主要是5G網絡結合的跨邊雲的應用部署、服務發現、微服務流量治理、能力開放和生態集成。
最后,MEC SIG表示希望能聯合運營商和開發者共同推廣5G MEC技術,實現產業共贏。
背景介紹
根據Frost&Sullivan報告,多接入邊緣計算(MEC)市場預計將以驚人的復合年增長率157.4%增長,預計到2024年將從2019年的6410萬美元獲得72.3億美元的收入。
Gartner發布基礎設施和運營領域10大技術趨勢[1]. 認為邊緣計算是在未來五年內成為主流、對I&O產生最大影響的十項技術之一。邊緣計算技術快速發展,5G MEC邊雲協同成為最新的發展趨勢。
下面對5G邊雲協同發展現狀進行簡單分析:
OTT視角
AWS發布軟硬一體化邊緣雲服務Wavelength切入5G網絡邊緣,提供5G邊緣網絡和邊緣雲服務,與Version、Vodafone、SK Telecom、KDDI 等運營商合作,並在美國,歐洲,韓國,日本逐步推出。
Google發布全球移動邊緣雲(GMEC)戰略,通過GMEC構築5G網絡邊緣PaaS平台,和AT&T, Orange等運營商共同構建全球5G解決方案和生態。計划將Anthos生態通過運營商網絡,推送到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
Azure發布Azure Edge Zones with Carrier和Azure Private Edge Zones,將中心雲的能力下沉到運營商5G網絡邊緣和企業專網,並與AT&T、Telefonica、Vodafone等運營商達成合作伙伴關系。
運營商視角
在中國,聯通推出的CUC-MEC邊緣雲平台[2],實現CT+IT+OT的融合,積極和 OTT廠商合作,實現與公有雲、行業雲、私有雲生態的無縫對接。聯通邊緣業務管理平台整體架構如下圖所示,明確了邊雲協同是MEPM邊緣管理器功能的一部分。
聯通、電信等專家均認為雲邊協同將會是MEC平台的重要特性:
移動sigma邊緣計算平台架構[3]
電信邊緣計算平台架構[4]
產業視角
GSMA聯合全球22家運營商發起了Operator Platform[5]項目,加速和簡化MEC App跨運營商和雲的部署,方便MEC App提供商或運營商更便捷的推廣邊緣應用。
邊雲協同如何助力運營商進行雲網融合? 會面臨哪些挑戰呢?
5G邊雲協同面臨的挑戰
雲邊協同在MEC場景下面臨的挑戰主要包括:
- 如何簡單高效的管理海量物理離散的邊緣站點?如何基於5G網絡事件優化邊緣應用匹配不同層級的邊緣計算資源。資源層級包括:現場邊緣、運營商網絡邊緣、中心雲。
- 終端如何高效的發現處於不同層級的目標服務,就近接入,獲得最低時延體驗?
- 如何簡化應用在跨邊雲部署時的網絡配置,並保證網絡安全?如何實現跨邊雲的微服務流量治理,簡化應用開發的復雜度和應用運行的可靠性?
- 如何通過雲原生的方式,將第三方的能力集成進MEC平台並開放給用戶,如5G網絡能力、區塊鏈、AI等技術?如何實現雲和5G生態的快速集成?
KubeEdge MEC SIG介紹
KubeEdge作為目前業界最為典型的一款邊雲協同的開源項目,由社區成員發起,經過多次社區會議的討論,KubeEdge社區按照CNCF成熟治理模式,成立MEC SIG,負責5G邊緣計算場景下技術和生態的拓展,以更好的應對如上所述的那些挑戰。
如下圖所述,MEC SIG將關注如下幾個方向:
Service Resource Manager: 跨邊雲的全局應用部署和網絡資源管理。和5GC NEF對接,實現基於5G網絡事件的應用調度,5G流量的分發,QoS配置,應用遷移等。邊緣站點支持多租戶管理。
Edge Service Discovery: 跨邊雲服務發現,就近接入,可與Service Resource Manager配合,結合地理位置和網絡傳輸最短路徑,實現觸發式的按需部署應用。
EdgeMesh: 跨邊雲L3容器網絡配置和安全管理;跨邊雲微服務通信全鏈路路由、限流、熔斷等治理能力。
ServiceHub: 基於雲原生的方式實現能力開放平台,配合Service Broker實現生態協同,將網絡能力和第三方開發者的能力快速集成進MEC平台並開放給用戶,如區塊鏈、通用AI,網絡高精度室內定位能力、無線網絡測量信息能力、QoS保障能力。還將提供服務注冊、鑒權校驗、訪問控制等APIG的能力。
結束語
邊雲協同是MEC的普遍訴求,也是邊緣計算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重要課題,如何實現邊雲協同,更好的幫助運營商實現雲網融合戰略轉型?更好的幫助應用開發者更好的使用5G網絡的能力?更好的實現產業共贏?KubeEdge MEC SIG將這些方向上繼續進行深入討論和探索。
參考文獻:
[1] Gartner基礎設施和運營領域10大技術趨勢:https://www.gartner.com/smarterwithgartner/gartner-top-10-strategic-technology-trends-for-2020/
[2] 中國聯通5G MEC 邊緣雲平台架構及商用實踐白皮書
[3] 5G邊緣計算新趨勢高峰論壇 – 中國移動邊緣計算技術願景與產業實踐:http://www.bianyuanyun.com/archives/289
[4] 5G邊緣計算新趨勢高峰論壇 – 中國電信:開放MEC創新環境,攜手賦能行業未來:
http://www.ecconsortium.net/Lists/show/id/391.html
[5] GSMA Operator Platfrom whitepaper:
https://www.gsma.com/futurenetworks/resources/operator-platform-concept-whitepaper/
[6]CNCF特別興趣小組(SIG)說明:https://jimmysong.io/kubernetes-handbook/cloud-native/cncf-si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