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5G的初步認識


揭開5G神秘面紗

一、移動通信發展歷程

移動通信技術具有代際演進規律

“G”代表一代

每十年一個周期

1G

2G

3G

4G

5G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語音

短信

社交應用

在線、互動、游戲

虛擬現實、“零”時延感知

二、5G技術指標和三大應用環境

指標名稱

流量密度

連接數密度

時延

移動性

能效

用戶體驗速率

頻譜效率

峰值

4G參考值

0.1 Tbp /km²

10萬/km²

10ms

350km/h

1倍

10Mbps

1倍

1Gbps

5G取值

10Tbp/ km²

100萬/km²

1ms

500km/h

100倍提升

0.1-1Gbps

3倍提升

(某些場景5倍)

20Gbps

2、ITU定義的三大應用場景

1)增強的移動寬帶

2)海量機器通信

3)超高可靠和低時延通信

三、5G應用場景

1VR/AR

1)VR:虛擬現實

2)AR:增強現實(局部模擬)

3)MR:混合現實(場景模擬)

2、車聯網

3、遠程醫療

4、智慧城市

1)任何人

2)任何時間

3)任何地點

4)獲取所需的服務

四、5G關鍵技術——超密集組網

4-1 超密集組網

1、 5G需要滿足熱點高容量場景(高流量密度、高速度)

2、 大量增加小基站,以空間換性能

4-2超密集組網

基站一般包括:宏基站和小基站

1、 宏基站:即“鐵基站”,一般覆蓋范圍數千米

2、 小基站:一般覆蓋范圍是10m-200m,小基站又分為

(1) 家庭基站(Femto cell)

(2) 微基站(Mico cell)

(3) 微微基站(Pico cell  ,又稱皮基站)

(4) 室內基站

(5) 個人基站

4-3超密集組網

小基站優勢:

(1) 體積小,成本低,安裝容易,適合深度覆蓋

(2) 功率小,干擾小,更小的范圍內實現頻率覆蓋復用,提升容量

(3) 距離用戶近,提升信號質量和高速率

五、5G關鍵技術——大規模天線陣列

六、5G關鍵技術——動態自組網絡(SON

用於滿足低時延高可靠場景

     優點:(1)部署靈活

           2)支持多跳

           3)高可靠性

           4)支持超高寬帶

SON主要包括三大功能

(1) 自配置(Self-configuration)

(2) 自優化(Self-optimization)

(3) 自愈(Self-healing)

七、5G關鍵技術——軟件定義網絡(SDN)

1、物理上分離控制平面和轉發平面

2、控制器集中管理多台轉發設備

3、服務和程序部署在控制器上

八、5G關鍵技術——網絡功能虛擬化(NFV)

1、軟硬件解耦,虛擬化

2、通用硬件實現網絡化

九、5G關鍵技術——SDN與NFV的區別

1、SDN是面向網絡架構的創新

2、NFV是面向設備形態的創新

十、5G面臨的新挑戰——頻譜資源

1、5GHz以下的頻段已非常擁擠

2、解決方向:高頻率和超高頻率

十一、5G面臨的新挑戰——新業務

新業務挑戰:

1、uRLLC:對時延、可靠性要求高

uRLLC指如無人機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需低時延、高可靠連接業務)

2、mMTC:對連接數量,耗電/待機要求高

mMTC指大規模物聯網絡)

3、eMBB:AR/VR等傳輸速率要求高

eMBB:3D/超高清視頻等大流量移動寬帶業務)

5G面臨的新挑戰——新場景

新使用場景的挑戰

1、移動熱點:大量熱點帶來的超密組網的挑戰

2、物聯網絡:物聯新業務遠超人的活動范圍

3、低空/高空覆蓋:無人機、飛機航線覆蓋等

5G面臨的新挑戰——終端設備

終端設備的挑戰

1、聯網終端爆發增長

2、終端多模研發、工藝、電池壽命等挑戰

5G面臨的新挑戰——安全挑戰

三大場景安全挑戰:

1、eMBB:安全處理性能、二次認證、已知漏洞

2、mMTC:輕量化安全、海量連接信令風暴

3、uRLLC:低時延的安全算法、邊緣計算、隱私保護

新架構安全挑戰:SDN、NFV等新安全挑戰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