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的了解與發展


5G了解與未來發展

1、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

2、5G技術的指標和三大應用場景

1技術指標
2三大應用場景

3、5G關鍵技術

4、5G面臨的挑戰

一、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

 1、移動通信技術具有代際演進規律。

   G”代表一代

10年一個周期

 

 

 

 

CMA 聯通

  CDMA2000電信

  TD——SCDMA移動

  EMBB增強的移動寬帶

 

二、5G的技術指標和應用場景
 1、技術指標

 

 

 

 

 

  

流量密度:單位面積內的總流量數

  連接密度數:指單位面積內可以支持的在線設備總和時延:發送端到接收端接收數據之間的間隔

  移動性:支持用戶終端的最大移動速度

  能源效率:每耗單位能量可以傳送的數據量

  用戶體驗速率:單位時間內用戶獲得MAC層用戶面數據傳送量

  頻譜效率:每小區或單位面積內,單位頻譜資源提供的吞吐量

  峰值速率:用戶可以獲得的最大業務速率

 

 

中國的5G之花

 

 

 

 

 

 
2、應用場景

3GPP定義了5G應用場景的三大方向——eMBB( 移動 寬帶增強)、mMTC(大規模物聯網)、uRLLC(超高可靠超低時延通信)。

根據未來移動通信論壇發布的《5G白皮書》,從信息交互對象不同的角度划分,未來5G應用將涵蓋三大類場景:增強移動寬帶(eMBB)、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時延(eMTC)。其中,eMBB場景是指在現有移動寬帶業務場景的基礎上,對於用戶體驗等性能的進一步提升,主要還是追求人與人之間極致的通信體驗。mMTCeMTC則是物聯網的應用場景,但各自側重點不同:mMTC主要是人與物之間的信息交互,eMTC主要體現物與物之間的通信需求

其中增強移動寬帶(eMBB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網速翻倍提升,低時延(eMTC高可靠主要應用在車聯網、工業控制、遠程醫療等特殊行業,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也就是海量物聯網,能夠促進垂直行業融合

 

三、5G的關鍵技術
1、超密集組網

   1.5G需要滿足熱點高容量場景.

   2.超密集組網:大量增加小基站,以空間換性能。

 基站一般包括:宏基站和小基站

  宏基站:即鐵塔站一般覆蓋范圍數千米

  小基站:一般覆蓋范圍在100—200M

    小基站分為

      家庭基站(Femto cell)

      微基站(Micro cell)

      微微基站(pico cell,又稱皮基站)

      室內基站

      個人基站

  小基站優勢

     體積小,成本低,安裝容易,適合深度覆蓋

 功率小,干擾小,更小的范圍內實現頻率復用,提升容量

 用戶距離近,提升信號質量和高速率

   部署架構

      1.宏基站+微基站

      2.微基站+微基站

關鍵技術:

      1.多連接技術

      2.無線回傳技術

 

 

 

2、大規模天線陣列 

傳統天線2.4.8根   Massive MIMO可達64.128.256個天線

 

優點

      1.提升了信號的可靠性

  2.提升了基站的吞吐率

  3.大幅降低對周邊基站的干擾

  4.服務更多的移動終端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