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PP ATP 可用性檢查


 

Availability Check (可用性檢查)

 

Availability Check,就是可用性檢查,指的是要檢查一下此物料是否能滿足我的需求。

接到一張銷售訂單(SALES ORDER),客戶要求數量為100PC,並且客戶要求的出貨日期是2009-4-1,此時我們的銷售人員肯定會想到底能否出貨給客人呢?系統中建立此單時,SAP就會做一個所謂的檢查,檢查一下我們預先設定的考慮因素,能否滿足客戶的要求,什么時候可以滿足,這就是可用性檢查的功能。

可用性檢查包含以下兩個概念

1.ATP(全稱:Available To Promise)

2.Check Against planned independent requirements (意指計划獨立需求的相關檢查例如按預測檢查)


ATP (Available To Promise)

有效性承諾,檢查承諾物料的相關元素,看是否能滿足需求,什么時候能滿足。

先看標准解釋圖片

 

第一張圖表示某物料在某個時間上有生產訂單或計划訂單,數量及時間如圖

第二張圖表示如果在某個時間上有銷售訂單

圖三生產訂單或計划訂單能否滿足客戶.

當我們在建立S1此銷售訂單時,因為我們已經有了一張P2的生產訂單,並且日期是小於S1的,因此S1是肯定可以滿足的,並且是提供滿足

S2同S1原理一樣,完全就可以由P2去滿足

S3可以被P3的一部分滿足

S4可以被P4的剩余部門滿足

S5被P4部分滿足

而P4再剩下的部分數量,就是未來可提供的ATP QTY

 

使用ATP時,系統檢查的LOGIC如下:

通過 checking group + checking rule 得到Scope of check.再在SCOPE OF CHECK中設定需要檢查哪些元素,再把哪些元素加加減減得到剩余的ATP QTY,再用剩余的ATP QTY來與新的需求對比,從而決定是不是能滿足到需求.
系統設置如下:

Checking group 來自於物料主檔,如下圖

 

Checking Rule來自於應用程序,即不同的應用程序有不同的設定,如生產訂單有生產訂單的設定,銷售訂單有銷售訂單的設定等

SPRO->Production->Shop Floor Control->Operations->Availability Check->Define Checking Control

 

如上圖,則是在PP模塊中針對不同的PLANT + order type來定義不同的RULE,后面的BUSINESS 1 OR 2表示CREATE OR RELEASE.

 

在這里就可以看到CHECKING RULE是多少

並且component check type是決定用ATP CHECK 還是用 AGAINST CHECK PLANNING INDEPENDENT REQUIREMENT

根據上兩副圖我們就會得到組合 Checking group + checking rule = 02 + PP

而02+PP又是控制什么呢,來看下面的路徑

 

SPRO->Production->Shop Floor Control->Operations->Availability Check->Define Scope of Check

 

1 – 13可以通過描述看是什么.

14: 表示相關預留的選項,與10的區別在於,10是一般是表示我們用MB21建立的,而14是表示由於相關預留,即此預留是來自於其他物料,如生產訂單所產生的預留

15:指STOCK TRANSFER ORDER

16:指計划訂單

17:指生產訂單

18不參考RLT (replenish Lead time)

19表示是否在庫存地點的角度上去分析,如你在倉位:0001的需求是100PC,但是庫存如下:0001倉 = 80PC ,0002倉=60PC,那對此物料去做ATP的時候,到底是應該顯示缺料20(100-80)還是不缺料呢(80+60-100 > 0)?就是此欄位決定的

20:主要用於WORKFLOW,即在這個區間中,如果存在收貨了,則會發郵件到MISSING CONTROLLER

21:用於控制確認的日期能否在過去或未來


測試如下: MMBE檢查庫存.

 

MD04查詢系統 stock requirements list.

 

此物料有庫存72PC,0001倉22PC,0002倉50PC

但是在2008-12-30有一需求(OrdRes)即相關預留11PC,因此72PC中還有61PC可用。

如果此時建立一張新的PRODUCTION ORDER,如下圖

 

可以看出第一次確認是為61PC,第二次為50PC(從中就可以看出是把2009-3-20的PchOrd給包含進去了)

在這里可能會有幾個疑問:

1是61PC包含0001倉與0002倉

2是為什么61PC是2009-3-11

3是為什么PchOrd也參加了計算

先看看后台設定畫面

 

看我上圖中的紅色標記可以1與3就可以解答了。

而2的答案是要看此物料的需求日期

 

如果你把No storage location inspection不選中的話,則ATP結果會如下:

 

2009-3-11變成了11PC,因為我們的0001倉只有22PC,但已經被第一張用了11PC,因此還剩下了11PC給新的生產訂單使用。

如果不包含PURCHASE ORDER(不選中有數字標明圖中的第7個及13),則表現如下

 

只有11PC了,因為沒有考慮PURCHASE ORDER。

好,現在來看看18的功能,之前的測試18項都是選中的

假設即不選中7 AND 13,也不選中18,如下圖

 

 

注意,多了一個2009-3-23 ,數量為剩余的109 = 120 -11 意思是為從現在去買的話,2009-3-23就會回來的.

這個2009-3-23如何來的?就是靠18項控制的,18項的意思是說要不要考慮“補充交貨周期”,那這個又是從哪來的呢?

 

 

如果你是用SALES ORDER來演示的話,就要看看下面

 


Check Against planned independent requirements

此方法即只是檢查相關物料(或相關物料的計划物料)的計划獨立需求能否滿足需求,如果可以的話,就可以CONFIRM,如果不可以就不行,而不會去看相關物料的庫存有沒有,生產訂單有沒有。

1. 物料的STRATEGY GROUP

 

2. 此STRATEGY 所對應的Requirement type of customer requirement

SPRO->Production->Production Planning->Demand Management->Planned Independent Requirements->Planning Strategy->Define Strategy Group

 

默認用第一個,但也可以選擇其他幾個策略的SPRO->Production->Production Planning->Demand Management->Planned Independent Requirements->Planning Strategy-> Define Strategy

 

就是上圖中紅色標記的 Availability check來決定的,如果選中,則在Sales order中是用ATP ,如果不選中,就是用 CHECK AGAINST PIR .


測試如下:

 

此物料有庫存100PC

沒有任何的PIR (計划獨立需求)

 

在建立Sales order的時候,不能CONFIRM到任何的數量,就算有庫存也不行,並且你會發現這種與正常的ATP有點不同,在上面的工具欄中,並不會有什么SCOPE OF CHECK之類的字眼,可以去留意一下。

再來,如果我建立一個PIR

 

再建立SALES ORDER , CHECK 如下                                                                                

 

日期與數量都等於我們的PIR的數量。

注:此種方法跟:SPRO->Production->Shop Floor Control->Operations->Availability Check->Define Scope of Check 沒有一點關系。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