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量管理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領域,涉及到范圍、進度、成本、資源、風險等領域,尤其與成本和風險領域關聯密切。
質量管理也是一個很難的領域,目前沒有成型的想法,如何形成一個閉環的質量管理體系。
規划質量管理過程,最終會形成:質量測量指標以及質量管理計划。
不同行業測量的指標不盡相同,可以根據各個行業形成測量指標。
類似於ISO的質量管理體系可以統一,裁剪后適用於各個行業。
下面開始PMP相關內容的介紹。
#####################################################
一、規划質量的背景
0. 涉及領域:
(1)需求管理計划
需求管理計划提供了識別、分析和管理需求的方法,以供質量管理計划和質量測量指標借鑒。
(2)風險管理計划
風險管理計划提供了識別、分析和監督風險的方法。
將風險管理計划和質量管理計划的信息相結合,有助於成功交付產品和項目。
(3)相關方參與計划
相關方參與計划提供了記錄相關方需求和期望的方法,為質量管理奠定了基礎。
(4)范圍基准
在確定適用於項目的質量標准和目標時,以及在確定要求質量審查的項目可交付成果和過程時,
需要考慮
<1> WBS
<2> 項目范圍說明書中記錄的可交付成果。
范圍說明書包含可交付成果的驗收標准。
該標准的界定可能導致質量成本並進而導致項目成本的顯著升高或降低。
滿足所有的驗收標准意味着滿足相關方的需求。
1. 規划質量管理階段需參照文檔
(0)項目章程
項目章程中包含
<1> 對項目和產品特征的高層級描述
<2> 還包括可以影響項目質量管理的
[1] 項目審批要求
[2] 可測量的項目目標
[3] 和相關的成功標准
(1)假設日志
假設日志記錄與質量要求和標准合規性有關的所有假設條件和制約因素。
(2)需求文件
需求文件記錄項目和產品為滿足相關方的期望應達到的要求,它包括(但不限於)
<1> 針對項目和產品的質量要求
這些需求有助於項目團隊規划將如何實施項目質量控制。
(3)需求跟蹤矩陣
需求跟蹤矩陣將產品需求連接到可交付成果,有助於確保需求文件中的各項需求都得到測試。 矩陣提供了核實需求時所需測試的概述。
(4)風險登記冊
風險登記冊包含可能影響質量要求的各種威脅和機會的信息。
(5)相關方登記冊
相關方登記冊有助於識別對質量有特別興趣或影響的相關方,尤其注重客戶和項目發起人的需求和期望。
3. 規划質量管理的定義
規划質量管理是識別項目及其可交付成果的質量要求和(或)標准,並書面描述項目將如何證明符合質量要求和(或)標准的過程。
4. 規划質量管理的作用
本過程的主要作用是,為在整個項目期間如何管理和核實質量提供指南和方向。
5. 規划質量管理的執行時間
本過程僅開展一次或僅在項目的預定義點開展。
6. 規划質量管理階段可影響的領域/文件
領域:
(1)風險管理計划
在確定質量管理方法時可能需要更改已商定的項目風險管理方法,這些變更會記錄在風險管理計划中。
(2)范圍基准
如果需要增加特定的質量管理活動,范圍基准可能因本過程而變更。 WBS 詞典記錄的質量要求可能需要更新。
文件
(1)經驗教訓登記冊
在質量規划過程中遇到的挑戰需要更新在經驗教訓登記冊中。
(2)需求跟蹤矩陣
規划質量過程指定的質量要求,記錄在需求跟蹤矩陣中。
(3)風險登記冊
在本過程中識別的新風險記錄在風險登記冊中,並通過風險管理過程進行管理。
(4)相關方登記冊
如果在規划質量管理過程中收集到有關現有或新相關方的其他信息,則記錄到相關方登記冊中。
7. 質量規划與其他規划
質量規划應與其他規划過程並行開展。
例如,為滿足既定的質量標准而對可交付成果提出變更,可能需要調整成本或進度計划,並就該變更對相關計划的影響進行詳細風險分析。
8. 組織過程資產
能夠影響規划質量管理過程的組織過程資產包括(但不限於):
(1)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包括政策、程序及指南
(2)質量模板
例如
<1>核查表
<2>跟蹤矩陣
(3) 歷史數據庫和經驗教訓知識庫
二、 規划質量的工具與技術
(一)專家判斷(關注點/會議點/討論點)
1. 質量保證
2. 質量控制
3. 質量測量結果
4. 質量改進
5. 質量體系
(二)數據收集
適用於規划質量管理過程的數據收集技術包括(但不限於):
1. 標桿對照(數據收集技術)
https://www.cnblogs.com/hemukg/p/12574008.html
標桿對照是將實際或計划的項目實踐或項目的質量標准與可比項目的實踐進行比較,以便識別最佳實踐,形成改進意見,並為績效考核提供依據。
作為標桿的項目可以來自執行組織內部或外部,或者來自同一應用領域或其他應用領域。
標桿對照也允許用不同應用領域或行業的項目做類比。
2. 頭腦風暴
https://www.cnblogs.com/hemukg/p/12507806.html
通過頭腦風暴可以向團隊成員或主題專家收集數據,以制定最適合新項目的質量管理計划。
3. 訪談
https://www.cnblogs.com/hemukg/p/12544473.html
訪談有經驗的項目參與者、相關方和主題專家有助於了解他們對項目和產品質量的隱性和顯性、正式和非正式的需求和期望。
應在信任和保密的環境下開展訪談,以獲得真實可信、不帶偏見的反饋。
(1)訪談定義
訪談是通過與相關方直接交談,來獲取信息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方法。
(2)訪談方法
訪談的典型做法是向被訪者提出預設和即興的問題,並記錄他們的回答。
(3)訪問人數
訪談經常是一個訪談者和一個被訪者之間的“一對一”談話,但也可以包括多個訪談者和/或多個被訪者。
(4)訪問相關方
訪談有經驗的項目參與者、發起人和其他高管,以及主題專家,有助於識別和定義所需產品可交付成果的特征和功能。
訪談也可用於獲取機密信息。
(三)數據分析技術
1. 成本效益分析-->備選方案(資源領域、質量領域)
(1) 成本效益分析定義
對每個質量活動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就是要比較其可能成本與預期效益。
(2)成本效益分析作用
成本效益分析是用來估算備選方案優勢和劣勢的財務分析工具,以確定可以創造最佳效益的備選方案。
成本效益分析可幫助項目經理確定規划的質量活動是否有效利用了成本。
成本效益分析有助於在項目出現偏差時確定最節約成本的糾正措施。
(3)成本效益達到質量要求的主要效益包括
<1> 減少返工
<2> 提高生產率
<3> 降低成本
<4> 提升相關方滿意度
<5> 提升贏利能力
2. 質量成本(COQ)**(估算成本過程、規划質量過程)
(1)質量成本定義
與項目有關的質量成本 (COQ) 包含以下一種或多種成本(圖 8-5 提供了各組成本的例子)。
(2)質量成本作用
最優 COQ 能夠在預防成本和評估成本之間找到恰當的投資平衡點,以規避失敗成本。
(3)最優質量成本
有關模型表明,最優項目質量成本,指在投資額外的預防/評估成本時,既無益處又不具備成本效益。
<1> 預防成本
預防特定項目的產品、可交付成果或服務質量低劣所帶來的相關成本。
<2> 評估成本
評估、測量、審計和測試特定項目的產品、可交付成果或服務所帶來的相關成本。
<3> 失敗成本(內部/外部)
因產品、可交付成果或服務與相關方需求或期望不一致而導致的相關成本
(4)其他領域應用(估算成本過程)
在估算時,可能要用到關於質量成本的各種假設,這包括對以下情況進行評估:
<1> 是為達到要求而增加投入,還是承擔不符合要求而造成的成本
<2> 是尋求短期成本降低,還是承擔產品生命周期后期頻繁出現問題的后果
(四) 決策
1. 多標准決策分析--->備選方案
https://www.cnblogs.com/hemukg/p/12575195.html
多標准決策分析技術借助決策矩陣,用系統分析方法建立諸如風險水平、不確定性和價值收益等多種標准,以對眾多創意進行評估和排序。
多標准決策分析工具(如優先矩陣)
可用於識別關鍵事項和合適的備選方案,並通過一系列決策排列出備選方案的優先順序。
(1)先對標准排序和加權
(2)再應用於所有備選方案,計算出各個備選方案的數學得分
(3)然后根據得分對備選方案排序。
(五)數據表現技術
1. 流程圖
流程圖,也稱過程圖,用來顯示在一個或多個輸入轉化成一個或多個輸出的過程中,所需要的步驟順序和可能分支。
(1) 流程圖內容
它通過映射水平價值鏈的過程細節來顯示
<1> 活動
<2> 決策點
<3> 分支循環
<4> 並行路徑
<5> 整體處理順序
(2)流程圖作用
<1> 流程圖可能有助於了解和估算一個過程的質量成本。
通過工作流的邏輯分支及其相對頻率來估算質量成本。
這些邏輯分支細分為完成符合要求的輸出而需要開展的一致性工作和非一致性工作。
<2>用於展示過程步驟時,
流程圖有時又被稱為“過程流程圖”或“過程流向圖”,可幫助
1] 改進過程並識別可能出現質量缺陷
[2] 可以納入質量檢查的地方
2. 邏輯數據模型
(1)邏輯數據模型定義
邏輯數據模型把組織數據可視化,以商業語言加以描述,不依賴任何特定技術。
(2)邏輯數據模型作用
邏輯數據模型可用於識別會出現數據完整性或其他質量問題的地方。
3. 矩陣圖
(1)矩陣圖定義/內容
矩陣圖在行列交叉的位置展示
<1> 因素
<2> 原因
<3> 目標之間的關系強弱。
(2) 矩陣圖展示
根據可用來比較因素的數量,項目經理可使用不同形狀的矩陣圖,如 L 型、T 型、Y 型、X 型、C 型和屋頂型矩陣。
(3) 矩陣圖作用
在本過程中,它們有助於識別對項目成功至關重要的質量測量指標。
矩陣圖在行列交叉的位置展示因素、原因和目標之間的關系強弱。(管理質量過程)
4. 思維導圖
https://www.cnblogs.com/hemukg/p/12579274.html
(1)思維導圖的定義
思維導圖是一種用於可視化組織信息的繪圖法。
(2) 質量思維導圖創建過程
質量思維導圖通常是
<1> 基於單個質量概念創建的,是繪制在空白的頁面中央的圖像
<2> 之后再增加以圖像、詞匯或詞條形式表現的想法。
(3 )思維導圖作用
思維導圖技術可以有助於快速收集項目質量要求、制約因素、依賴關系和聯系。
(六)測試與檢查規划
1. 在規划階段,項目經理和項目團隊決定
(1)如何 測試或檢查 產品、可交付成果或服務,以滿足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
(2)以及如何滿足產品的績效和可靠性目標。
2. 不同行業有不同的測試與檢查
可能包括
(1)軟件項目的 α 測試和 β 測試
(2)建築項目的強度測試
(3)制造和實地測試的檢查
(4)以及工程的無損傷測試
(七)會議
項目團隊可以召開規划會議來制定質量管理計划。
參會者可能包括項目經理、項目發起人、選定的項目團隊成員、選定的相關方、項目質量管理活動的負責人,以及其他必要人員。
三、文件內容
(一)質量管理計划
https://www.cnblogs.com/hemukg/p/14293824.html
(二)質量測量指標
1. 定義
質量測量指標專用於描述項目或產品屬性,以及控制質量過程將如何驗證符合程度。
2.作用
核實質量測量指標是控制質量過程的一個環節。
管理質量過程依據這些質量測量指標設定項目的測試場景和可交付成果,用作改進舉措的依據。
3. 內容
質量測量指標的例子包括:
(1)按時完成的任務的百分比
(2)以 CPI 測量的成本績效
(3)故障率
(4)識別的日缺陷數量
(5)每月總停機時間
(6)每個代碼行的錯誤
(7)客戶滿意度分數
(8)測試計划所涵蓋的需求的百分比(即測試覆蓋度)
#####################################################
質量管理是項目實際運用中,特別特別重要的一環。
並且這一環做好很困難,因為要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並且質量管理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領域,涉及到范圍、進度、成本、資源、風險等領域,尤其與成本和風險領域關聯密切。
本章對規划質量管理做簡單介紹,在我參與的項目中,還沒有質量管理做的特別好的,也是作者准備進階的領域。
這里簡單引一個項目質量管理實例,了解質量管理的概念:
對於醫療行業大型項目,正式上線前,公司會派遣專家組成員到現場,對流程和功能進行一個上線評估過程。
通過上線評估過程,對是否具備上線條件進行判斷。
這是公司層面的質量控制,但在項目經理管理的團隊層面,質量管理方法暫時還沒有成體系的想法。
需要在之后項目進行總結,總結后分享給各位。
願各位在進步中安心!
禾木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