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第三個月:項目篇


你在項目中負責什么?(意思就是,你在項目中參與了哪些事情)

在工作中我主要負責功能測試,接口測試,自動化測試,還會參與性能測試等。在項目中主要參與了需求分析和需求評審,負責收集項目資料協助上級完成測試計划的編寫,編寫測試用例並評審,測試環境的搭建以及測試執行和編寫測試報告等工作。

怎么保證覆蓋用戶需求?

參考回答:項目開始前,我們會先熟悉需求,畫好流程圖,保證整個流程都覆蓋全面,小組之間每個人都要根據各自的流程圖,各個功能點有哪些限制條件,來講解一下自己對測試點的理解,防止之后編寫測試用例時出現遺漏;用例編寫完之后,再進行用例的評審,看看測試點有沒有用遺漏,對需求理解有沒有錯誤,測試場景是否覆蓋完全。

你會編寫測試計划嗎?

 我們之前的測試計划都是測試組長寫的,我們只是負責收集數據,協助組長完成測試計划的編寫,測試計划的內容還是知道的,有簡介、參考文檔和提交文件、進度安排、測試資源、嚴重程度和優先級、風險分析、測試策略等,如果以后有機會讓我來編寫測試計划,我覺得我沒問題。-----(回答的時候,要自信。)

缺陷怎么分類的?怎么跟蹤?印象最深的bug有哪些?

缺陷類型分為: 系統崩潰 ,嚴重,一般,次要,建議

怎么跟蹤:(以BugZilla為例子)

   (1)測試人員發現了BUG,提交到Bugzilla中,狀態為new,BUG的接受者為開發接口人員

   (2)開發接口將BUG分配給相關的模塊的開發人員,狀態修改為已分配,開發人員和測試確認BUG,如果是本人的BUG,則設置為接收;如果是別的開發人員的問題,則轉發出去,由下一個開發人員來進行此行為;如果認為不是問題,則需要大家討論並確認后,拒絕這個BUG,然后測試人員關閉此問題。

   (3)如果開發人員接受了BUG,並修改好以后,將BUG狀態修改為已修復,並告知測試在哪個版本中可以測試。

   (4)測試人員在新版本中測試,如果發現問題依然存在,則拒絕驗證;如果已經修復,則關閉BUG。

印象最深的bug:( 這個問題經常問題,必須要提前准備好) -- 《10_真實案例場景分析.txt》里面的第二,第三,第四的案例,以及短信驗證碼可用來修改別人賬號密碼的例子。下面給出一個同學面試時候的回答,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他的回答方式:
答:(先挪椅子靠近一點,然后能坐多直坐多直)說:xxxx項目是接手別人的,有一次測試的時候,發現退款這個功能點可以進行二次退款,然后提交bug單並且報告上級,公司獎勵了我多少錢。(發現了什么,怎么解決的,為什么印象深刻,一目了然,僅供參考。)

工作中遇到過什么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思考三四秒...)太大的困難倒沒有,不過在上個項目我遇到過一個比較緊急的問題,當時我們的測試環境有問題,在界面上構造不了數據,導致測試堵塞了,項目趕着上線,領導一直在催,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時我找到開發和運維的同事,讓他們幫忙從生產環境上把數據導到測試環境上來測試,因為要協調其他部門的同事,所以印象比較深。

迭代兩到三周的項目,需求分析要多久,用例寫多久,寫多少用例,執行多久,發現多少個bug,做了幾個版本, 項目有沒有上線?你負責的模塊一共寫了多少用例?

1、需求分析1到2天,用例也是寫兩天左右,包括用例評審;

2、用例的個數看需求和顆粒度的大小,如果時間充足,我們寫的用例細,用例數就多些,一個版本大概有100多條,執行花的時間長了,一般要4到5天;

3、每個版本發現的bug數量,要看需求和實現起來的難易程度,開發人員的水平和測試用例的質量,一般一個版本我們能找50-60個bug,越到后面,系統越來越穩定,發現的bug就越少;

4、我們這個項目一共做了7個多月,每兩周一個迭代,一共下來有十來個版本;

5、項目上線了,我們在內部環境上測試完之后,產品經理會跟客戶對接,完成上線的事情,之后交付給用戶自己運營;

6、每個版本基本上會有將近200條用例,到現在為止,xxx這個項目,我大概寫了又2000條左右的用例。

關於項目是否上線,也可以這樣回答(以下是我們同學面試時候的對話):

嗯,是的,上家公司是接項目做的,會交付給客戶自己去運營的。具體業務這塊的話,都是產品那邊跟需求方(客戶)對接的,我這塊就不是很清楚了,測試組的話就只管測。

你們的項目做了多久,一直在做?你負責哪些模塊?

這個項目到現在還一直在做,已經做了8個月了(多長時間,可以靈活修改),前期需求比較多,迭代的版本多一些,到后期項目基本穩定了,需求變化不大,我們會被調去做其他項目,這個項目后期如果需求發生變化,我們還是要負責測試。所以,在上家公司基本每個人都會跟着幾個項目。


(提示:回答負責哪些模塊的時候,一定不能說 注冊,登陸,查詢!!!!)

項目多久迭代一次?每次迭代你編寫了幾個用例?你們的回歸測試是怎么做的?

1、兩個星期一個迭代,我們一個版本的需求一般是5個左右。

2、看需求的多少,我們寫的用例比較細,一個用例測試一個場景,基本每個迭代都有100多條用例

3、把bug單對應的用例執行一遍,還要檢查有數據交互的模塊會不會受影響,有沒有引入新的問題;項目上線前,還要把當前版本的重要功能以及冒煙測試的用例都回歸一遍,確保重要功能上線后不出問題。

那你們用例執行后bug占整體的比率。

一般是40%左右

當用戶需求變更時,你會怎么做?

這個會經常遇到的,一般如果是小的需求變更,合理的話,能改的,經理會讓開發直接改,然后測試再測一下就好了,如果是涉及到比較大的改動的話,我們會開會討論一下會影響到的模塊,經理會計算一下修改的成本,一般會建議放到下一個版本再修改,如果必須要改的話,開發就會改的,測試也會重新修改一下測試用例,把可能會影響到的模塊再測一遍。

在最新的項目中有學習到什么,對自身的成長有沒有什么幫助

通過這個項目首先是豐富了我自身的測試經驗,然后這個項目也是有做性能、接口、自動化等等,這讓我的測試能力更能全面的發展,同時通過項目也讓我對web端的測試更加熟悉,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對web端的項目能夠盡快上手的。

公司在哪里?公司有多少人?項目組有多少人?前端和后端開發分別多少人?

公司在xxxx,有四五十人。我們的xxx項目組開發有7個,測試2個,前端2個,后台5個。

你們項目是怎么分工的呢

如果你回答的是app的項目:

    我們這個app是按機型分工的,我負責的是安卓設備的測試;

如果你回答的是WEB端的項目:

    我們這個項目是按模塊分工,我負責前台的xxx模塊,后台的xxx模塊。(至少說5個模塊以上)

你之前公司的項目是什么類型的?(你們之前公司最好做什么類型項目的?)

我們公司屬於項目外包類型的,公司接到什么項目就做什么項目,比如,最近做的這個項目是給(深圳市福田幼兒園 -- 隨便說一家公司的名字,可以是你上家公司的名字,也可以是你之前面試的那家公司的名字)做的一個(幼兒園管理)項目。

你之前公司有幾個項目組?

有五六個項目組,每個項目組都要負責好幾個項目。

如果一個項目給你負責,你會怎么做?

我簡歷上的XXX這個項目,就是我獨立負責的,我當時是這樣做的,首先,要去熟悉這個項目的需求,業務流程,將測試功能點列出來,把不明白的地方提取出來,和開發、產品經理確認清楚,然后根據項目的迭代周期確定一個測試計划,接下來開始編寫測試用例並叫上開發、產品經理進行評審;在項目開發階段,開發人員把接口代碼編寫完成后,我會對接口進行測試,保證底層接口的質量;等所有代碼都編寫好了,開發轉測后,進行冒煙測試,冒煙測試通過了,接下來進行系統的功能,安全,兼容性,性能等類型的測試,發現bug就提交bug單給開發人員修改,跟蹤並做好回歸測試;這些測試完成后,挑選一些級別高的測試用例,在UAT環境上進行驗收測試,驗收測試通過后,編寫測試報告,項目就可以上線了。項目上線后,可能還會出現一些遺留的問題,所以還要分析研究怎樣做才能避免這類bug的遺漏。

你對項目有什么貢獻?

(思考三四秒)... 在做交叉測試時候,發現了我同事測了幾個版本都沒發現的問題,並且是比較嚴重的那種,我舉個例子吧:用戶修改密碼時,會接受一個手機驗證碼,由於系統沒有對用戶名和手機號碼做綁定驗證,接收到驗證碼后,填入別人的用戶名可以進入密碼修改頁面,把別人的密碼修改了。

對於用戶需求,你是怎么理解的?

(思考三四秒)... 用戶需求,就是描述用戶希望把產品做成什么樣的一個文檔,有些需求寫得很全面,什么信息都有,很細;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拿到的用戶需求都是比較粗的,不全面的,甚至是有問題的,這時候,我們要及時和上級,還有產品經理反饋。

如果項目很趕,經理安排一個項目要三周內完成,你知道你完成不了,你怎么辦?

先和經理說明,時間太短,存在風險;然后,將任務划分優先級,先完成優先級高的任務 ,保證項目的主要功能沒問題,然后,時間允許的話,再做優先級稍微低的;在這個時間段內,每天向 上級報告工作的進度,讓領導知道現在的工作進展和存在的風險。

離職公司(有深圳社保的不要選擇廣州離職公司)

 

1、檢查離職公司的狀態

2、離職原因

3、公司人數(50-100)

4、公司的地址,上班的路線

5、公司有多少個項目組(3-4左右),每個項目組(10個人左右)

 

項目

項目周期:8-10個月

項目用例數:1500-2000條

每個迭代:2-3周,大概5-6個需求,差不多每個迭代寫了150-200條用例。

每個迭代發現了多少個bug?
前期bug可能會多一些50-60個左右,后期在項目趨於穩定,差不多每個迭代30個左右。

 

自動化測試(python + selenium + Jenkins+unittest)

自動化做了多久?寫了多少條自動化測試用例?
    斷斷續續做了差不多1年左右,只要時間就會去做一些自動化。模塊穩定的功能都會寫。就拿上個項目來說,自動化測試用例大概寫了將近有100-120條這樣子吧。

接口測試(Jmeter+Jenkins)(Python+Requests+unittest)

做了多少個接口?

    我們每個版本都會有四五個接口需求,有的是新增的接口,有的是原來的接口做了一些調整,一個版本下來大概有五六十條接口測試用例。一個項目大概50-60個接口左右。

性能測試(Jmeter + Nmon)

性能指標(90%事務響應時間/事務通過率/CPU,內存,網絡的使用情況/TPS/並發用戶)

響應時間一般是不超過3秒
事務通過率100%
CPU/內存/網絡 不能超過70%
TPS 60-70/S
並發用戶:1000-2000 絕對並發:並發用戶的10%

性能測試:一年一次兩次

服務器配置參考:
  CentOS、 6.8
  CPU型號:英特爾 酷睿 i5
  CPU核數:16核
  內存:32G
  帶寬:50M

用了幾台壓力機,每台壓力機的配置,每台壓力機生產多少用戶:
    比如2000個並發用戶,用了4台壓力機,每台壓力機生產500用戶。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猜您在找 論開學第三個月干了點啥 Java解決題目:有一對兔子,從出生第三個月起每個月都生一對兔子,小兔子長到第三個月后,每個月又生一對兔子。。。 三個月(敏捷)項目收獲 古典問題:有一對兔子,從出生后第三個月起每個月都生一對兔子,小兔子長到第三個月每個月有聲一對兔子,假如兔子都不死,問每個月的兔子,一共有多少只 有一對兔子,從出生后第3個月起每個月都生一對兔子, 小兔子長到第三個月后每個月又生一對兔子,假如兔子都不死,問每個月的兔子總數為多少?python實現 Java有一對兔子,從出生后第3個月起每個月都生一對兔子,小兔子長到第三個月后每個月又生一對兔子,假如兔子都不死,問每個月的兔子總數為多少? 有一對兔子,從出生后第3個月起每個月都生一對兔子, 小兔子長到第三個月后每個月又生一對兔子,假如兔子都不死, 問每個月的兔子總數為多少? 有一對兔子,從出生后第3個月起每個月都生一對兔子,小兔子長到第三個月后每個月又生一對兔子,假如兔子都不死,問每個月的兔子總數為多少?    題目:有一對兔子,從出生第三個月起每個月都生一對兔子,小兔子長到第三個月后,每個月又生一對兔子,假如兔子都不死,問M個月時兔子的數量,M為鍵盤讀入的正整數。(請用java語言作答) 有一對兔子,從出生后第3個月起每個月都生一對兔子,小兔子長到第三個月后每個月又生一對兔子,假如兔子都不死,問每個月的兔子總數為多少?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