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意義


  科學,特別是自然科學,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追尋科學本身的原動力。同時,科學的這種追求精神本身,又成為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一種基本推動。

  科學總是在尋求發現和了解客觀世界的新現象,研究和掌握新規律,總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科學是認真的、嚴謹的、實事求是的,同時科學又是創造的。科學的最基本態度之一就是疑問,科學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批判。

  的確,科學活動,特別是自然科學活動,比起其他人類活動來,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不斷進步。哪怕在其他方面倒退的時候,科學卻總是進步着,即使是緩慢而艱難的進步。這表明,自然科學活動中包含着人類最進步因素。

  科學教育,特別是自然科學的教育,是提高人們素質的重要因素,是現代教育的一個核心。科學教育不僅能使人獲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獲得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態度以及科學方法的熏陶和培養,使人獲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獲得非與生俱來的的靈魂。可以這樣說,沒有科學的教育,知識培養信仰,而不是教育。沒有受過科學教育的人,只能稱為受過訓練,而非受過教育。

  然而,這並不意味着,科學的精神也同樣地被公認和接受。雖然,科學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和層面,科學的價值和地位也更高了,但是,毋庸諱言,在一定的范圍內或某些特定的時候,人們只是承認科學是有用的,只停留在對科學所帶來的結果的接受和承認,而不是對科學的精神的接受和承認。此種現象的存在也是不嫩忽視的。

  科學的精神之一,是它自身就是自身的第一推動,也就是說,科學活動在原則上不隸屬於服務於神學,不隸屬於服務於儒學,科學活動在原則上也不隸屬於服務於任何哲學。科學是超越宗教差別的,超越民族差別的,超越黨派差別的,超越文化和地域差別的,科學是普適的、獨立的,它自身就是自身的主宰。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