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1、非精密進近復飛點(MAPt Missed Approach Point)分為兩類:
a) 由 導航台 或 (交叉)定位點 來確定MAPt (最常用)
b) 用距FAF的距離來確定MAPt (不常用)
2、分類a)中的復飛點容差由兩部分組成:
1)導航台或定位點的容差
2)飛行員反應時間3”飛過的距離
3、MAPt容差的計算
導航台(VOR、NDB或指點標)當做MAPt時,定位容差視為0米。(這個階段飛機飛越導航台時高度很低)。
以VOR/DME或者NDB/DME合裝台來提供定位點時,MAPt容差通常以DME台的定位容差為主。粗略計算的情況下,可以按照DME台容差:距離*1.25%+460米 來計算。
(實際的交叉定位,需要根據各導航台的位置及引導方式來確定交叉定位范圍的大小,通常需要畫圖來確定)
4、MAPt到SOC之間的距離計算
MAPt容差再加上一個15”的過渡距離,就是MAPt至SOC的距離。
在這個計算過程中,飛行員反時間3”、過渡距離15”中都需要包含19km/h的順風。(按照最不利的情況來考慮)
SOC(起始爬升點 Start Of Climb)的含義:飛機從下降的狀態恢復為爬升的狀態,取得30米超障余度,並且回到MAPt點高度的那一個位置點。
5、復飛分為三個階段
1)從復飛點到SOC稱為復飛起始階段,這個階段不允許轉彎。
在這個階段進行IAS換算TAS時,規范中要求按照機場標高計算即可,通常設計人員會按照實際的運行標准(MDA)進行高度換算。
SOC位置必須取得30米的超障余度(MOC)。如果余度不夠,可以通過提高最后進近的MDA來解決。
SOC位置處的超障余度向着進近方向倒推,從30米逐漸增大至75米。
若復飛梯度為2.5%,這個余度增大的過程總共需要1800米,(75-30)/0.025=1800米。
這個余度增大的過程截止於MAPt點,即復飛點前超障余度為75米,復飛點后的超障余度由SOC的距離遠近來決定。
2)從SOC至取得50米的超障余度的一點,這個航段稱為復飛中間階段。復飛中間階段可以做不大於15°的轉彎。
3)復飛取得50米超障余度之后的部分稱為復飛最后階段。此時可以航空器可以進行轉彎。
6、復飛各階段的主區內使用完整的超障余度,副區內超障余度逐漸遞減至0。計算運行標准時,首先根據進近段的障礙物確定最低超障高度OCA(H),再根據復飛段的障礙物對這個標准進行確認或修訂,經過取整后,得到最終的運行標准MDA(H)。
作業練習:
1、某機場VOR/DME程序,復飛點是一個VOR與DME的交叉定位點,假設定位容差主要為DME台的定位容差。請按照940米高度計算C類機型直線復飛時,SOC點相對於跑道入口的位置。(假定導航台位於跑道中線上,沒有側向的偏移)

解:1)通過速度表確定C類機型復飛IAS為295km/h。(表中最后進近的最大速度與復飛中間階段的速度的一致的)

2)按照VOR/DME程序運行標准中的MDA 940米海拔高度計算k值(內差法求值,默認取ISA+15°的值)

K = (1.0774-1.0511)*( 940-500)/( 1000-500) + 1.0511 = 1.0742
3)真空速度計算
TAS = IAS*K = 295*1.0742 = 317km/h
4)定位容差計算
由圖中可知,MAPt是通過DME台定位點1.1海里來表示。
定位容差為 1.1*1852*0.0125+460 = 486米
5)計算SOC至MAPt距離
D = (317+19)*(3+15)/3.6+486
=2166m
6)由圖知MAPt位於跑道入口外1200米,故SOC至跑道入口距離: 1200 -2166=-966m,
即SOC位於跑道入口內966米處。
2、某機場VOR/DME進近程序剖面圖及運行標准如下圖所示。其中VOR/DME台位於跑道中線延長線上,距離跑道入口1200米。

復飛中間航段內存在障礙物O1,位於跑道入口后7630米,進近方向的右側800米位置,高度763(295)米。請按照氣壓高度610米,復飛梯度2.5%,D類機型最后進近IAS 345km/h分析,D類機型安全飛越復飛障礙物所需公布的最低MDA(H)是多少。
解:1)計算k值
本題分別按照機場標高和MDA 610來計算k值,用來進行對比,實際計算擇其一即可。
(提示:目視盤旋標准是基於機場標高來計算的,由此可知)
機場標高為700-221=479米
(同理:入口標高為 610-142 = 468米)
K479=(1.0511-1.0257)*(479-0)/(500-0)+1.0257=1.0500
K610 = (1.0774-1.0511)*(610-500)/( 1000-500) + 1.0511 = 1.0569
2)計算TAS
TAS479 = K*IAS = 1.0500*345 = 363km/h
TAS610 = K*IAS = 1.0569*345 = 365km/h
3)計算SOC位置
由於MAPt為導航台,定位容差為0,MAPt至SOC之間的距離為:
D= (TAS+19)*(3+15)/3.6
D479= (363+19)*18/3.6 = 1910米
D610= (365+19)*18/3.6 = 1920米 (若按照2.5%復飛梯度計算,10米的距離會產生25cm的高度差,相對而言差別不大)
4)判斷障礙物位置
VOR台初始半寬為1852米,障礙物O1位於跑道側方800米<1852/2,因此,障礙物位於復飛中間段的主區,需要滿足30米超障余度。
5)障礙物位置處的限制面高度(按照MDH來計算)
H =142+ (7630+1200-1910)*0.025 -30 = 285米<295米(障礙物超高)
6)對MDA進行修訂
障礙物超高295-285 = 10米,運行標准需要提高10米,
修訂后的MDA(H)為 620(152)米。
總結:
非精密進近的復飛計算,重點是確定SOC的位置。以此為基准,確定復飛各航段的MOC,並進行超障計算。
理論計算中,自SOC開始的復飛爬升面,是最不利條件下的假想軌跡。實際的復飛軌跡通常都會高於這個面,也就是說,通過這種計算可以最大程度的確保復飛過程中的安全越障。
補充一張畫完不舍得刪的手繪圖,湊個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