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
1 基礎知識
1.1 三極管
三極管的類型有兩種:PNP與NPN
三極管的簡化理解:
基極(B)是一個開關,
當開關打開時,集電極(C)與發射極(E)就導通了;
當開關閉合時,集電極(C)與發射極(E)就斷開了。
導通方向的判定:
(NPN管)箭頭是C指向E,電流就從C流向E;
(PNP管)箭頭是E指向C,電流就從E流向C,要注意控制端電流的方向。
1.2 場效應晶體管
場效應管的電流方向:
N型溝道場效應管漏極電流是從D流向S的;
P型溝道場效應管漏極電流是從S流向D的;
G上沒有電流,場效應管是通過電壓控制導通與關斷的。
2 輸出模式
2.1 開集輸出
單片機在輸出模式下,集電極直接與輸出相連就叫開集輸出。
2.2 開漏輸出
單片機在輸出模式下,漏極直接與輸出相連就叫開漏輸出。
2.3 推挽輸出
推挽輸出的電路如下圖所示。
推挽輸出電路由一個NPN三極管和一個PNP三極管組成。
在任何時刻只有一個管子導通。
Q3導通時,輸出高電平;
Q4導通時,輸出低電平。
3 上拉電阻
3.1 P1口
下圖是AT89S51單片機的P1管腳結構圖,內部自帶上拉電阻。
下圖是STC90C51RC-RD P1/P2/P3/P4口的結構
對於上圖的解釋:
1.柵極畫圓圈表示PMOS管,不畫圓圈表示NMOS管。PMOS管低電平導通,NMOS管高電平導通,反之截止。
2.一導線穿過去表示這兩個場效應管的G極是連接在一起的方便畫法。
3.可以理解為帶鎖存功能的寄存器,如果操作端口寄存器=1,當端口外部接地並不會改變寄存器狀態。以常用的按鍵為例:按下為0,松手恢復為1。
4.如果操作端口寄存器=0,畫圈的NMOS管導通,上面三個PMOS管截止,端口到地等效電阻幾十毫歐,可以理解為接地。
在輸出情況下:
當場效應管T導通時,P1.n口為低電平;
當場效應管T不導通時,P1.n口為高電平。
3.2 P0口
當P0作為輸出時
上面一個場效應管是不導通的,下面一個場效應管可以控制導通與不導通。
當下面場效應管導通時,P0.x輸出低電平;
當下面場效應管不導通時,P0.x為高阻態。
當下面場效應管不導通時:
加一個上拉電阻,P0.x就為高電平;
加一個下拉電阻,P0.x就為低電平。
3.3 STM32引腳的結構
STM32管腳在輸入狀態下,需要選擇是上拉(pull up)還是下拉(pull down)。
在上拉的情況下,默認輸入是高電平;
在下拉的情況下,默認輸入是低電平。
轉自:https://www.cnblogs.com/QQ2962269558/p/12623413.html
參考:
如何正確的理解漏極開路輸出跟推挽輸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512432/answer/41217074
從零學51單片機2-什么是上拉電阻?P0口為什么要加上拉電阻?詳細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E411P7hX
電子元件從零到精通-通過實驗深刻理解“上拉電阻”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7411L7Np
問幾個關於STC89C51單片機的准雙向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