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代碼,名詞解釋和作用,還有我們要高高飛起來喔!


目錄

    詞語解釋

    計算機代碼

    作用

 


 

詞語解釋

供把資料和指示輸入自動計算機或制表機的任何符號系統;亦指這種符號的記錄(如靠打孔資料卡片或磁帶上的受磁點)

 


 

 

計算機代碼

源代碼(也稱源程序),是指一系列人類可讀的計算機語言 指令。

源代碼是相對目標代碼和可執行代碼而言的。 源代碼就是用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寫出來的地代碼。目標代碼是指源代碼經過編譯程序產生的能被 cpu直接識別二進制代碼。可執行代碼就是將目標代碼連接后形成的可執行文件,當然也是二進制的。

在現代程序語言中,源代碼可以是以書籍或者磁帶的形式出現,但最為常用的格式是文本文件,這種典型格式的目的是為了編譯出計算機程序。計算機源代碼的最終目的是將人類可讀的文本翻譯成為計算機可以執行的二進制指令,這種過程叫做編譯,通過編譯器完成。

 


 

作用

代碼源代碼主要功用有如下2種作用:

生成目標代碼,即計算機可以識別的代碼。

對軟件進行說明,即對軟件的編寫進行說明。為數不少的初學者,甚至少數有經驗的程序員都忽視軟件說明的編寫,因為這部分雖然不會在生成的程序中直接顯示,也不參與編譯。但是說明對軟件的學習、分享、維護和 軟件復用都有巨大的好處。因此,書寫軟件說明在業界被認為是能創造優秀程序的良好習慣,一些公司也硬性規定必須書寫。

需要指出的是,源代碼的修改不能改變已經生成的 目標代碼。如果需要目標代碼做出相應的修改,必須重新編譯。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