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據錄入前的准備
需要向設計單位索要公路《直線、曲線計算表》,簡稱《直曲表》。表的形式大概如下圖,不同軟件生成的表格可能存在差異,但所含的線型要素基本一致。
二、打開千尋GNSS APP軟件的平曲線錄入界面
2.1、點擊主界面底部分組欄 測量 按鈕,再點擊快捷菜單中 線路施工放樣 按鈕。
2.2、在 線路施工放樣 界面,點擊底部 新建 按鈕。
2.3、在 道路設計 界面,點擊 平曲線 即可進入平曲線數據錄入界面。
平曲線道路設計方法有: 線元法 和 交點法 。軟件默認為 線元法 ,本文也以 線元法 的數據格式錄入做說明。
三、線元法數據格式錄入
線元法主要錄入的線型元素有:直線、圓曲線、緩和曲線。
下圖《直曲表》中對需要錄入的數據做了序號標注,方便知道每種線型元素對應的錄入位置。結合本《直曲表》,錄入的順序為自左至右。
3.1、在 平曲線 界面,點擊底部的 增加 按鈕,即可開始 線元法 格式數據的錄入。
3.1.1 起點坐標數據錄入
數據輸入完成后,點擊底部 下一個 按鈕,進入下一個線型元素數據錄入。
3.1.2 直線線型元素錄入
當線型元素為直線時,只需錄入直線長度即可。錄入完成后點擊底部 確定 按鈕。(當《直曲表》中直線長度為0時,可直接跳過該線型元素,去錄入下一線型元素數據。)
3.1.3 圓曲線線型元素錄入
當線型元素為圓曲線時,需要錄入:圓曲線半徑R2 、圓曲線長度Lc 和 圓曲線偏轉方向。錄入完成后點擊底部 確定 按鈕。
3.1.4 緩和曲線線型元素錄入
當線型元素為緩和曲線時,入緩需錄入:起點半徑R1 、 終點半徑R2 、 緩和曲線長度Ls1 和 緩和曲線偏轉方向。
對照以上《直曲表》,發現起點半徑為空,輸入時選擇∞無窮符號,當該值不為空時按照實際值輸入。
當線型元素為緩和曲線時,出緩需錄入:起點半徑R2 、 終點半徑R3 、 緩和曲線長度Ls2 和 緩和曲線偏轉方向。
對照以上《直曲表》,發現終點半徑為空,輸入時選擇∞無窮符號,當該值不為空時按照實際值輸入。
《直曲表》中該行數據還包括圓曲線數據,他們的錄入順序為:入緩曲線數據、圓曲線數據、出緩曲線數據。
當入緩曲線數據或者出緩曲線數據的緩和曲線長度Ls值為空或者0時,可以不用輸入直接跳過。
四、《直曲表》線型元素完整錄入參考
五、線型元素錄入正確性檢查
點擊 平曲線 界面底部的 計算 按鈕,即可生成逐樁坐標列表。
用逐樁坐標列表中的主點里程坐標和《直曲表》中的主點里程坐標做對比,如果主點里程和主點坐標一致即可說明平曲線線型元素錄入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