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哋哩班打工仔
通街走糴真頭係壞腸胃
搵個些少到月底點夠使 (奀過鬼)
確係認真濕滯
.........................
晚上戴着耳機敲代碼的時候,耳邊突然響起了這首歌,讓我郁悶的心情一下舒爽了很多,這是許冠傑的歌《半斤八兩》的開頭句,歌詞稍顯拗口,對於不會講粵語的人來說唱這首歌比較吃力,但旋律還是比較輕松的,這首歌是許冠傑的經典粵語歌之一,唱出了打工族的辛酸和無奈,在廣東這一帶非常的受歡迎。
“打工人”的梗
聽到這首歌,我想起了最近很火的一個梗,打工人。這是廣大網友之間流行的一個新的稱呼,指的是各行各業辛勤打工的人,不是打一頓工人的意思啊。
“打工人”這個稱呼其實不算什么創新,網絡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流行的新詞, 像什么社畜、打工仔、佛系青年、屌絲之類的,當然還有非常形象的“程序猿"啦,現在只不過是換了個更加平和的稱呼,本質上都一樣,對自己生活無奈的一種自嘲而已。
為什么“打工人”火了
回想起前幾年經濟形勢還算不錯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年輕人普通是打從心底里認為自己是未來的主人,只要奮斗了,生活會更加的幸福美好,他們把工作稱為“干事業”、“拼前程”,那時候的網絡上經常充斥着一堆像“你過的不好只是你不努力”之類的毒雞湯,很多人也相信只要努力,就能跨越階層,過上人上人的生活。
隨着這幾年經濟有所放緩,各行各業的擴張達到瓶頸之后,眾多企業開始夾縫求生,開源節流,首當其沖的受害者就是底層的打工人,企業招聘需求縮減,同行內卷競爭激烈,裁員、996、最難畢業季等新聞層出不窮,打工人的處境變得越發的艱難,生活的壓力並沒有因為經濟的發展而有所降低,更讓人絕望的是,辛苦的勞動跟資本投資對比積累的財富差距越來越大,原本家境差距不大的兩個人,很可能因為一人恰好趕上一波猛如火箭般的房價飛漲紅利,然后兩個人的階層差距就有了天壤之別。
如此大的境遇差別之下,很多人開始認清了現實,
無論怎么努力,只要我們沒有掌握生產資料,那點微薄的收入永遠都跟不上資本積累的速度;
無論多么拼命的工作,我們都只是一個打工者而已,賺大頭的永遠是老板;
無論工作中表現的多么殷勤,該裁員的時候老板依然會毫不留情的裁掉你,然后還美其名曰是輸送人才.........
眾多歷歷在目的血汗事實讓越來越多的打工人看清了現實的殘酷,但即使如此,我們也無力改變現狀,在大勢面前,個體的力量始終是渺小的,微不足道。在這種無奈的情況下,類似“打工人”這樣的梗成為了很好的宣泄口,表達了眾人對現狀無奈的一種自嘲式的情緒釋放,尤其是在年輕人團體中推而廣之,
比如網上很火的幾條文案,
1、朋友們,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有錢人的。早安,打工人!
2、本打工人想到打了工也賺不了幾個臭錢就煩,老子也是懶狗,就是不想起床打工!對不起失態了,今天周一得早點去,爬去打工了。早安,打工人!
3、有人相愛,有人夜里看海,有人七八個鬧鍾起不來。早安,打工人!
4、每天對着空氣揮一拳, 不為別的, 就為干這個世界!早安!打工人!

怎么看“打工人”
其實,打工沒什么丟人的,我們一不偷,二不搶,三不去做拆白黨,靠着自己的雙手和汗水來為生活添磚加瓦,比起那些靠投機倒把,違法犯罪所得的人,我們的行為不知道高尚了多少倍。
而且,比起“喪”、“佛系”、“低欲望”這樣的詞,“打工人”怎么看都更積極樂觀點,我覺得這樣挺好的,能以樂觀的心態自嘲說明我們對生活還沒有喪失希望,每代人都有每代人要面臨的難題,我們這一代走上社會后,剛好趕上了高房價,趕上了拼爹時代,趕上了就業飽和的形勢,或許這些難題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困擾着我們,但只要有這種樂觀的心態,就算是啊Q精神,生活也能照樣過啊。
最后,強烈推薦一下大家去聽下《半斤八兩》這首歌,許冠傑的經典代表作之一,雖然創作時間隔了幾十年,但一點也不過時,那種無奈,那種朗朗上口的口水歌旋律,跟我們“打工人”身份簡直相得益彰,或許這就是經典的魅力之處吧。
本文使用 mdnice 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