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中介效應檢驗方法及操作步驟


本文將介紹三種常見中介效應檢驗方法,分別是因果逐步回歸檢驗法、系數乘積法、改良后的因果逐步回歸法,以及如果使用SPSSAU進行操作。

什么是中介效應

中介效應:如果自變量X通過影響變量M而對因變量Y產生影響,則稱M為中介變量。

例如,上司的歸因研究:下屬的表現→上司對下屬表現的歸因→上司對下屬表現的反應, 其中的“上司對下屬表現的歸因”為中介變量。

 

中介作用的檢驗模型可以用以下路徑圖來描述:

圖1 中介效應檢驗模型路徑圖

 

方程(1)的系數c 為自變量X對因變量Y的總效應;

方程(2)的系數a為自變量X對中介變量M的效應;

方程(3)的系數b是在控制了自變量X的影響后,中介變量M對因變量Y的效應;

方程(3)的系數c′是在控制了中介變量M 的影響后,自變量X對因變量Y的直接效應;

系數乘積a*b即為中介效應等於間接效應

 

1 因果逐步回歸檢驗法

因果逐步回歸法由Baron和Kenny(1986)提出,其檢驗步驟分為三步:

第一,分析X對Y的回歸,檢驗回歸系數c的顯著性(即檢驗H0:c=0);

第二,分析X對M的回歸,檢驗回歸系數a的顯著性(即檢驗H0:a=0);

第三,分析加入中介變量M后X對Y的回歸,檢驗回歸系數b和c'的顯著性(即檢驗H0:b=0、H0:c’=0)。

 

根據檢驗結果按下圖進行判斷:

流程圖

 

基於SPSSAU的操作

(1)第一步,登錄SPSSAU,上傳數據;

(2)第二步,選擇【問卷研究】--【中介作用】;

(3)第三步,選擇變量拖拽到右側對應分析框內,點擊開始分析。

 

結果分析

 

SPSSAU的“中介作用”可直接將中介作用的檢驗過程自動化,一鍵提供出上述提及模型結果。

本次結果中共包含三個模型:

①模型1:X對Y的回歸模型,結果顯示x與y存在顯著影響關系,回歸系數c=0.130.

②模型2:x對m的回歸模型,結果顯示x與y存在顯著影響關系,回歸系數a=0.175.

③模型3:加入中介變量m后x對y的回歸模型,結果顯示回歸系數b、c’均呈現顯著性,系數a、b均顯著,說明存在中介效應。

 

2 乘積系數法

 

第一種因果逐步回歸檢驗法簡單易懂、容易理解和解釋,因而受到廣泛的應用,但有學者認為其檢驗效能較低,有時候本身有中介作用但卻顯示沒有中介作用。有學者提出乘積系數法的統計功效優於因果逐步回歸法,因此,系數乘積法逐漸受到研究者的青睞。

 

其原理是檢驗a*b是否呈現出顯著性。系數乘積法分為兩類,一類是基於中介效應的抽樣分布為正態分布的Sobel 檢驗法,另一類是基於中介效應的抽樣分布為非正態分布的Bootstrap抽樣法

 

 

① Sobel中介效應檢驗法

Sobel檢驗的前提假設是中介效應^a^b是正態分布且需要大樣本

使用Sobel系數乘積檢驗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檢驗統計量依據的正態分布前提很難滿足,特別是樣本量較少時。因為即使a,b分別服從正態分布,ab的乘積也可能與正態分布存在較大差異。

當前較為流行的檢驗方法為Bootstrap抽樣法,SPSSAU系統里暫未提供Sobel檢驗,需要使用Sobel檢驗可參考此鏈接進行分析:

 

② Bootstrap抽樣法

Bootstrap法能適用於中、小樣本和各種中介效應模型,當前SPSSAU【問卷研究】--【中介作用】也使用Bootstrap抽樣法進行檢驗。並且支持一次性放置多個自變量X、中介變量M及控制變量等。

 

檢驗方法:Bootstrap抽樣法檢驗是指回歸系數a和回歸系數b的乘積項(a*b)的95%置信區間是否包括數字0;如果95%置信區間不包括數字0,則說明具有中介作用;如果說95%置信區間包括數字0,即說明沒有中介作用。

 

基於SPSSAU的操作

(1)第一步,登錄SPSSAU,上傳數據;

(2)第二步,選擇【問卷研究】--【中介作用】;

(3)第三步,選擇變量拖拽到右側對應分析框內,點擊開始分析。

使用SPSSAU【中介作用】Bootstrap抽樣法檢驗與第一種因果逐步回歸檢驗法在操作上沒有任何區別,只是在解讀結果時有區分。

 

結果分析

 

由上圖兩項結果指標可知,乘積項結果顯著,95%區間並不包括數字0,說明中介變量在x影響y的關系中具有中介效應。

 

在a*b系數呈現出顯著性時,可具體進一步得到中介作用的效應量。

由上圖可知,直接效應為0.085,間接效應為0.045,總效應為0.130。間接效應在總效應中占比為34.403%。

 

3 因果逐步回歸改良法

因果逐步檢驗法便於理解和操作而受到歡迎,但也有人研究認為逐步檢驗會比較不容易得到中介效應顯著的結論,檢驗功效較低。因此,有學者在逐步檢驗流程上進行相應的修改,得到如下檢驗步驟:

 

溫忠麟等(2014)因果逐步回歸法(改良)

 

基於SPSSAU的操作

與上述bootstrap檢驗法操作方法一致,選擇SPSSAU【問卷研究】--【中介作用】,放入對應變量,點擊開始分析即可。

 

結果分析

第一步,檢驗方程(1)的系數c,如果顯著,按中介效應立論,否則按遮掩效應立論。但無論是否顯著,都進行后續檢驗。

第一步:可能存在中介效應

 

第二步,依次檢驗方程(2)的系數a和方程(3)的系數b,如果兩個都顯著,則間接效應顯著,轉到第四步;如果至少有一個不顯著,進行第三步。

 

第二步:間接效應顯著

 

第三步,用Bootstrap法檢驗。如果顯著,則間接效應顯著,進行第四步;否則間接效應不顯著,停止分析。

如果第二步中,系數a、b有一個不顯著,則查看a*b中介效應是否顯著(a*b95%BootCI是否包括數字0)

 

第三步:間接效應顯著

 

第四步,檢驗方程(3)的系數c′,如果不顯著,即直接效應不顯著,說明只有中介效應。如果顯著,即直接效應顯著,進行第五步。

 

第四步:直接效應顯著

 

第五步,比較ab和c′的符號,如果同號,屬於部分中介效應,報告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ab/c。如果異號,屬於遮掩效應,報告間接效應與直接效應的比例的絕對值|ab/c|。

 

第五步:部分中介效應

 

 

本次研究,自變量x對因變量y的總效應是0.130,影響顯著;其中直接效應為0.085,間接效應0.045,具有顯著性;最終以有部分中介作用作為結論,中介效應在總效應占比為34.403%。

 

其他說明

(1) 中介作用前需要標准化處理嗎?

一般情況下,在進行中介作用前需要標准化或中心化處理,可使用數據處理->生成變量功能批量完成標准化或中心化處理;SPSSAU提供的中介作用檢驗默認不會對數據進行處理。

 

(2)SPSSAU分析結果中有對檢驗結果的自動化判斷,用戶可以直接使用。智能分析中也有相應解讀,如果有不了解的地方,可以點擊右側的“燈泡”按鈕查看幫助手冊。

 

(3)spssau也支持鏈式中介檢驗,操作方法是點擊【問卷研究】--【中介效應】,[中介類型]選擇“鏈式中介”。提供中介效應分析方法為非參數百分位Bootstrap法。

 

(4)如果數據是顯變量如何處理?

如果數據是顯變量,此時可轉換成潛變量再處理即可。使用【生成變量】--【平均值】功能。當然如果是使用結構方程模型進行研究分析中介作用時,建議使用因果逐步回歸檢驗法進行中介效應驗證。SPSSAU提供的結構方程模型暫不提供Bootstrap抽樣法檢驗。

 

「更多內容請登錄SPSSAU官網了解」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