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配置保持tBS1>=tBS2 tBS2>=1個CAN時鍾周期 tBS2>=2tSJW
位時間特性邏輯通過采樣來監視串行的CAN總線,並且通過跟幀起始位的邊沿進行同步,及通過跟后面的邊沿進行重新同步,來調整其采樣點。
它的操作可以簡單解釋為,如下所述把名義上的每位的時間分為3段:
-
同步段(SYNC_SEG):通常期望位的變化發生在該時間段內。其值固定為1個時間單元(1 x tCAN)。
-
時間段1(BS1):定義采樣點的位置。它包含CAN標准里的PROP_SEG和PHASE_SEG1。其值可以編程為1到16個時間單元,但也可以被自動延長,以補償因為網絡中不同節點的頻率差異所造成的相位的正向漂移。
-
時間段2(BS2):定義發送點的位置。它代表CAN標准里的PHASE_SEG2。其值可以編程為1到8個時間單元,但也可以被自動縮短以補償相位的負向漂移。
-
重新同步跳躍寬度(SJW):定義了在每位中可以延長或縮短多少個時間單元的上限。其值可以編程為1到4個時間單元。
-
有效跳變:被定義為,當bxCAN自己沒有發送隱性位時,從顯性位到隱性位的第1次轉變。
如果在時間段1(BS1)而不是在同步段(SYNC_SEG)檢測到有效跳變,那么BS1的時間就被延長最多SJW那么長,從而采樣點被延遲了。相反如果在時間段2(BS2)而不是在SYNC_SEG檢測到有效跳變,那么BS2的時間就被縮短最多SJW那么長,從而采樣點被提前了。為了避免軟件的編程錯誤,對位時間特性寄存器(CAN_BTR)的設置,只能在bxCAN處於初始化狀態下進行。
注: 關於CAN位時間特性和重同步機制的詳細信息,請參考ISO11898標准。
圖1
特別注意上圖下方的幾個公式.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CAN波特率=APB總線頻率/BRP分頻器/(1+tBS1+tB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