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第一次結對作業


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0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0/homework/11224
這個作業的目標 需求分析與原型模型設計
學號 181800330(王逸凌)、181800415(牟迪)
原型開發工具 墨刀
模型展示 燈塔

寫在前面的話:

要像燈塔一樣,為一切夜里不能航行的人,用火光把道路照明。—— 馬雅可夫斯基

我們寄希望於用燈塔構建出一個家園,一個關於引路人與前行者的家園,讓引路人播下火種,讓前行者背上希望...

PSP表格

PSP2.1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預估耗時(分鍾) 實際耗時(分鍾)
Planning 計划
Estimate 估計這個任務需要多少時間 730 1200
Development 開發
Analysis 需求分析 (包括學習新技術) 100 200
Design Spec 生成設計文檔 60 120
Design Review 設計復審 60 120
Design 具體設計 150 400
Test 測試(自我測試,提交修改) 100 300
Reporting 報告 20 100
Blog 博客 200 250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事后總結, 並提出過程改進計划 40 110
Sum 合計 730 1200

項目定位

我們在分析了客戶的需求后,經過小組分析與討論,意識到客戶的願望是能夠搭建一個面相學生的信息交互平台,讓學長學姐以及學弟學妹的信息能夠互通,並且能夠讓學弟學妹聯系到自己想接觸的學長學姐,促進大家的交流。

學長學姐與學弟學妹在注冊完賬號之后,他們的教育經歷、工作經歷等通過大數據分析,匯總成一張關鍵詞圖譜,構建出了一個包容萬象而且和和美美的交互圈,剛好體現了開發燈塔小程序的初衷,解決了交流困難、尷尬等問題。

此外,通過燈塔,學長們能夠有效地獲取消息,幫助內推。學弟們能夠了解更多校內外的大牛,拓寬自己的人脈,為未來打下堅實基礎。

需求分析(NABCD模型)

Need-需求

基本需求:

信息采集模塊:

分別對學長學姐和學弟學妹進行信息采集,針對於學長學姐,主要包括畢業去向、研究方向、就業情況,針對於學弟學妹,則包括技能包、成績、興趣方向。

面向對象:

本次模型將學長學姐和學弟學妹分成兩類對等客戶對象。

拓展:可以將老師作為一個拓展的客戶對象,加入到信息交互中。

擴充需求:

大數據信息匹配模塊:

面對附錄中學弟學妹、學長學姐反映出來的困擾以及問題,在成功收集對應信息的前提下,設置大數據信息匹配功能,針對於采集的客戶信息,利用關鍵詞搜索這一方法,分門別類的產生多個主要關鍵詞,並用知識圖譜的方式對關鍵信息進行可視化展現。對於學弟學妹,可以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選擇空間,對於學長學姐,也能夠全方位的了解現階段學弟學妹的發展情況。
客戶交流模塊:
在大數據信息匹配完成的前提下,信息已經完成交互功能,根據現實需求,添加客戶交流模塊,可以直接讓客戶對象進行實時交流。本模塊主要利用關鍵詞匹配,在關鍵詞對客戶類別已經篩選好,且不同關鍵詞對應不同的客戶類別的前提下,客戶之間可以自主選擇需要交流的對象。

Approach-做法

信息采集模塊

針對於用戶信息冗雜的問題,我們選取特殊關鍵詞對用戶的屬性進行定義,並將用戶分為H(high)類和L(low)類,H類表示學長學姐,L類表示學弟學妹。

共同屬性:姓名、類別、聯系方式、導師

H類特殊屬性:就業去向、研究方向、在研項目

L類特殊屬性:技能包、成績、興趣方向、感興趣實驗室

大數據信息匹配模塊

導入屬性關鍵詞,對關鍵詞進行分類甄別,將相近的關鍵詞歸類,並找出關鍵詞對應的用戶。將關鍵詞相近的兩類用戶進行匹配。

客戶交流模塊

根據匹配結果,顯示用戶期望的對象,點擊不同對象用戶,顯示其特定屬性。用戶根據自己的喜好,對其進行選擇,並創建對話框,進行交流。

Benefit-好處

這個產品會給客戶/用戶帶來的好處

  • 采用靈活的大數據匹配機制,合理有效地為客戶提供了雙向選擇的空間
  • 充分保障客戶的隱私性,為客戶的信息交互提供點對點的保護
  • 建立客戶的雙向信息庫,通過合理的方法,使數據信息化,解決問題更加科學
  • 極大程度的解決了學弟學妹的煩惱,讓他們充分了解了高年級學長的信息,以便后續的選擇
  • 讓學長能夠充分了解學弟的現狀,以此來給出他們建議

Competitors-競爭

優勢:

  • 界面簡潔,大方美觀且有章可循,層次分明
  • 開發效率高,及時響應當下需求
  • 用戶友好,交互處理人性化
  • 安全性高,合理保護客戶的隱私
  • 采用大數據分析,信息匹配更加科學

劣勢:

  • 受限於開發周期短,未能實現更加豐富的功能
  • 潛在競爭對手可視為目前參加軟工實踐的學生,其中不乏有擁有豐富項目經驗的優秀碼神,競爭壓力大

Delivery-推廣

我們的推廣計划如下:

  • 當原型系統被采納之后,立馬投入精力進行開發
  • 通過微信小程序的方法,簡單快捷的推廣本產品
  • 由於本產品面向的問題具有普適性,故該產品能夠很好的在大學生中推廣,並輻射到他們的社交圈

流程圖

原型設計

我們使用了墨刀作為原型設計的軟件,我們的設計的成果如下:

登錄與注冊界面

  • 燈塔小程序的登錄初始化頁面,昭示着我們做這款小程序的初衷~
  • 簡約的登錄界面配上福大校徽的點綴,無論是已畢業還是未畢業的校友都能夠體會到“明德至誠,博學遠志”的精神

  • 如果是第一次登錄的校友,小程序會提示注冊一個賬號,如果是學長學姐,那就點擊學長學姐的框框進入,選填信息,如果是學弟學妹那就點擊學弟學妹的框框進入,選填信息

燈塔(核心界面)

  • 燈塔界面是我們的主界面,也是這個小程序的核心功能。接下來我們將重點對燈塔這個主界面進行分析。它又分為六個部分,分別是技能研究方向研究成果興趣愛好所在公司實驗室,這六個關鍵詞又分別對應了學弟學妹的相關問題:無法了解學長學姐畢業去向、研究方向、就業情況,也為學長學姐提供了一個了解低年級學弟學妹情況的渠道,同時也能夠提供內推的機會。此外,我們在制作過程中額外添加了一項探索的功能,能夠展現同學關注比較高的一些實驗室如ACM 、西二在線、服務外包實驗室的一些近況。
  • 點擊技能頁面,彈出的是我們根據大數據搜索,匹配得出的相關學長學姐,它又可以分為在校的“小牛”,和已畢業在職的“大牛”,頁面展示的關鍵詞便是——技能

  • 點擊研究方向頁面,領略學長學姐的研究方向,合理設定目標,築夢揚帆!頁面展示的關鍵詞便是——研究方向

  • 點擊實驗室頁面,挖掘熱門實驗室,大學生活里拓展自身的最佳之地,頁面展示的關鍵詞便是——實驗室

  • 點擊所在公司頁面,可以看到從我們福大走出去的莘莘學子,在各個崗位展現出自己的能力,為母校爭光,讓母校為自己驕傲,頁面展示的關鍵詞便是——所在公司
  • 點擊興趣愛好頁面,找到和大佬一樣的共同愛好QAQ,通過相同的愛好逐漸了解,為自己后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頁面展示的關鍵詞便是——興趣愛好

  • 點擊研究成果頁面,在感嘆學長學姐獲得成就的時候,也能夠更加激勵自身,向學長看齊,銳意進取,頁面展示的關鍵詞便是——研究成果

交互功能

  • 當用戶在交互界面中找到志同道合的學長學姐或者是學弟學妹后,如果想繼續交流,燈塔小程序溫馨的提供了加關注聯系他兩個功能。加關注可以成為對方的粉絲,每當對方有動態更新后,我們可以及時收到,聯系他這個功能可以直接和對方進行溝通交流(前提是對方沒有開啟隱私模式),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方方面面

  • 自主式的搜索和親和式的交流
  • 人性化的交流界面使交互更加流暢
  • 加關注之后的動態追蹤,同時燈塔小程序也添加了隱私模式,增加了用戶的隱私保護

個人資料的添加修改

  • 隨着歲月的流逝,我們個人的教育經歷與工作經歷會不斷增加,我們的閱歷也會不斷沉淀,我們的履歷也會不斷增加,因此燈塔提供了個人消息的修改,讓這個小程序能夠伴隨着我們的成長,歷久彌新。

探索功能(擴圈)

  • 從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拓展到人與校園之間的交互,讓圈子大起來~

個性化功能

  • 燈塔小程序在注重科學高效的交流溝通之下,也將個性放在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隱私模式、消息免打擾模式等個性化服務,合理有效的讓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更加體會到用戶至上這一原則

git截圖

結對合作圖片

  • 結對過程
    9.23:共同審題,提出想法,確定大體方向。
    9.24:瀏覽《構建之法》,學習NABCD模型,討論這次問題的相關模型。
    9.25-9.27:選擇原型模型的開發工具,在開發過程中不斷討論完善。
    9.28-9.29:繼續完善模型,總結這次結對作業,編寫博客。

實踐總結

牟迪

  • 經過這次結對作業,我明白了滿足客戶的需求並非那么簡單。看來NABCD模型后,理解了需求實踐的具體化流程。針對於本次作業中的信息交互問題,要真正能夠解決的話,需要滿足一系列的子需求:如何收集客戶信息、如何讓不同客戶的信息得到交換、最終使客戶能夠相互交流。將這些需求當作一個工程,一步一步進行實踐
  • 在實踐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這些子需求怎么實現,需要哪些工具,自己已具備哪些技能等等,全是從零開始。但是只要開始動工,就可以一步一步完成。learning by doing,這確實是一個 讓自己在短時間內得到進步的好方法,不懂的東西自己網上查詢,現學現做。思維停滯了,就跟隊友進行討論,思維碰撞能提高完成工程的效率

王逸凌

  • 這次作業我主要負責墨刀的設計與后期,墨刀的使用方法是我從來沒有接受過的,因此需要大量的去搜索資料,搜索各種組件的使用方法,每一個動效的體現出的不同效果都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每一個板塊銜接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去嘗試
  • 燈塔主界面是我花了三個晚上原創完成的,我拋棄的原來模板所帶的主界面,雖然做出來之后可能效果還沒有原來模板自帶的好看,但是我始終覺得只有自己親手做的才能體現出這次作業的意義
  • 在Github的提交過程中,兩人協同操作用的不是很熟練,因此觀看了許多廖雪峰的視頻,最終經過多次的失敗,終於完成了兩個人間倉庫的傳遞
  • 結對作業會出現兩種情況1+1<2或者是1+1>2,如何實現1+1>2是非常關鍵的,這需要兩個小伙伴之間經常交流各自做的工作,互相提出修改意見,共同推進項目完成
  • 如何平衡原型模型中的功能和后續實際做出的效果是我們后續要不斷努力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