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論個人學習筆記-采樣系統理論/計算機控制系統


采樣系統理論/計算機控制系統

基本概念

  • 采樣控制系統(即脈沖控制系統)-信號是脈沖序列形式

    • 保持過程:把脈沖序列轉變為連續信號的過程。保持器:實現保持的裝置。
  • 數字控制系統(即計算機控制系統)-信號是數字序列形式

  • 離散系統的特點

    數字控制系統的特點:具有控制精度高,控制速度塊及性能價格比高等特點,很好的通用性

信號的采樣與保持

  • 采樣過程

  • 采樣過程的數學描述

  • Shannon采樣定理

  • 信號保持

    保持器的數學作用:解決各離散采樣點之間的插值問題

    零階保持器的傳函為$$G_h(s)=\frac{1-e^{Ts}}{s}$$ ,其中\(T\)是保持時間

    零階保持器是一種按常值外推的保持器,它把前一采樣時刻\(nT\)的采樣值一直保持到下一個采樣時刻\((n+1)T\)到來之前。零階采樣器的采樣信號是階梯信號。取階梯信號的中點連接起來,則可以得到與連續信號形狀相同但時間滯后\(T/2\)的響應\(\bold{e}(t-T/2)\)。(當然是在\(T\)足夠小的前提下)

離散系統的數學模型

  • 描寫離散系統的數學形式——差分方程

  • 線性離散系統差分方程及其解法

    1. 經典法:求齊次方程的通解和非齊次方程的特解
    2. 迭代法:直接遞推
    3. 生成函數法(z變換法):先z變換,求出那個生成函數后,再反z變換

    ↓求脈沖傳遞函數(重點)↓

    對一個連續函數做Z變換是什么意思?

    我的理解是做代換 \(t=nT\),然后對那個離散序列做z變換。

  • 脈沖傳遞函數

    \(G(z)=\mathscr{Z}[G(s)]\)\(\mathscr{Z}\)是花體Z)

    \(G(z)=Z[g^*(t)]=Z[g(t)]=Z[G^*(s)]=Z[G(s)]\)

  • 開環系統脈沖傳遞函數

    串聯環節之間有采樣開關的情況:有理想采樣器隔開的n個線性連續環節串聯的脈沖傳函等於n個環節z變換的乘積

    串聯環節之間沒有采樣開關的情況:沒有理想采樣器隔開的n個線性連續環節串聯的脈沖函數等於n個環節乘積后的z變換

    理解的策略:采樣開關分隔成為幾段,段內直接\(G_1(s)G_2(s)...G_n(s)\),然后做Z變換,每段都是z的表達式,這些表達式再乘起來。

    有零階保持器的開環系統脈沖傳遞函數:此時,開環系統脈沖傳函為

    \(G(z)=\frac{C(z)}{R(z)}=(1-z^{-1})\mathscr{Z}[\frac{G_p(s)}{s}]\)

  • 閉環系統脈沖傳遞函數

    求閉環系統脈沖傳函,一般先設第一個采樣開關兩側的信號為\(E(z)\),然后根據信號在前向通路及回路中的流動形式,列寫出一系列方程,解得閉環系統脈沖傳函。

    ↑求脈沖傳遞函數(重點)↑

離散系統的穩定性與穩態誤差

  • 離散系統穩定的條件

    1. 時域中離散系統穩定的充要條件

      當且僅當描述離散系統的差分方程所有特征根的模\(|a_i|<1(i=1,2,...,n)\),穩定

    2. z域中離散系統穩定的充要條件

      當且僅當所有特征根的模均小於1,穩定

  • 離散系統的穩定性判據

    \(\omega\)變換與勞斯判據。如果用莫比烏斯變換\(z=\frac{\omega+1}{\omega-1}\)代入離散系統的閉環系統方程,並整理得到關於\(\omega\)的方程。於是可以利用勞斯判據判斷離散系統的穩定性。

  • 離散系統的穩態誤差

    • 終值定理法

      即,數學上有,\(a_{ss}=\lim\limits_{z\rightarrow1}(z-1)A(z)\) 當然這要求序列a(和函數A的信息量一樣)有較好的性質

    • 靜態誤差系數法

      \(k_p=\lim\limits_{z\rightarrow1}G(z)\)

      \(k_v=\lim\limits_{z\rightarrow1}(z-1)G(z)\)

      \(k_a=\lim\limits_{z\rightarrow1}(z-1)^2G(z)\)

      \(1(t)\) \(t\) \(\frac{1}{2}t^2\)
      0型 \(\frac{1}{1+k_p}\) \(\infty\) \(\infty\)
      1型 0 \(\frac{T}{k_v}\) \(\infty\)
      2型 0 0 \(\frac{T^2}{k_a}\)

離散系統的動態性能分析

  • 離散系統的時間響應

    (利用冪級數展開法)先求出部分點值,這些點值擬合曲線,然后計算時域里的那些指標

  • 采樣器和保持器對系統性能的影響

  • 閉環極點與動態響應的關系

離散系統的數字校正(拓展部分)

線性離散系統的設計方法分為模擬化設計和離散化設計兩種。

1.模擬化設計是先把系統的數字部分等效為連續環節,然后按照連續系統理論設計校正裝置,最后將校正裝置數字化。

2.離散化設計法又稱直接數字設計法,即把系統按離散化進行分析,求出系統的脈沖傳函,然后按離散系統理論設計數字校正裝置(又稱數字控制器)

  • 最少拍系統設計

    離散系統的數字校正問題即確定數字控制器\(D(z)\)。具體方法:由離散系統性能指標確定閉環脈沖傳函或誤差傳函,然后確定數字控制器的脈沖傳函,並加以實現。

    最少拍系統:一個采樣周期為一拍,最少拍系統是指在典型輸入作用下,能以有限拍結束響應過程,且在采樣時刻上無穩態誤差的離散系統。最少拍系統的設計是針對典型輸入作用進行的。

    最少拍系統的設計原則:若系統廣義被控對象\(G(z)\)無延遲,且在z平面單位圓上以及單位圓外無零極點,要求選擇閉環脈沖傳函,使系統在典型輸入作用下,經過最少采樣周期后能使輸出序列在各采樣時刻的穩態誤差為零,達到完全跟蹤的目的,從而確定所需要的數字控制器的脈沖傳函\(D(z)\)

    在各種典型輸入作用下,由最少拍系統的輸出響應序列可得以下結論:

    1. 快速性:按單位斜坡輸入設計的最少拍系統,在各種典型輸入作用下,動態過程均為兩拍。
    2. 准確性:單位階躍和單位斜坡輸入的最少拍系統的穩態誤差均為0,但對單位加速度輸入存在的穩態誤差為\(T\)
    3. 動態性:系統對單位斜坡輸入的動態響應性能較好,對單位階躍響應性能較差。
    4. 平穩性:均存在波紋,不實用。
  • 無波紋最少拍系統設計

    無波紋最少拍系統的設計要求:在某種典型輸入作用下設計的系統,其輸出響應經過盡可能少的采樣周期后,不僅在采樣時刻上輸出可以完全跟蹤輸入,而且在非采樣時刻不存在波紋。

    無波紋輸出要求在有限個采樣周期后,零階保持器的輸出達到相對穩定。要滿足這一要求,除了采用前面介紹的最小拍系統設計方法外,還需要對被控對象的傳函和閉環脈沖傳函提出相應的要求。

    無波紋最少拍系統\(\Rightarrow\)被控對象傳函\(G_p(s)\)中,至少應包含\((q-1)\)個積分環節。

    無波紋最少拍系統的附加條件:\(\Phi(z)\)的零點應抵消\(G(z)\)的全部零點,即應有:\(\Phi(z)=P(z)M(z)\),式中,\(M(z)\)為待定\(z^{-1}\)多項式。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