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52】 | 項目風險管理-實施定量風險分析


定量風險分析通常是在定量分析過程之后進行,但不是必須的步驟。有時,制定有效的風險應對策略並不需要風險量化分析,具體與時間、有無該預算、必要性等有關。

 

1、定量風險分析:對定性風險分析過程中作為項目需求存在潛在重大影響而排序在先的風險進行分析(量化方法)。定量分析過程是對這些風險事件的影響進行分析,並就風險分配一個數值。經驗豐富的風險經理有時在風險分析過程之后直接進行定量分析(跳過定性分析)。

 

2、實施定量風險分析的ITO詳解:

①  數據收集和展示技術:通過訪談獲得一些關於項目工期、成本或其他意見,形成完全客觀的匯總分析。通過概率分布將各種可能性進行展示。

②  定量風險分析和建模技術:對風險的數值進行建模的技術,詳見下方。

 

3、定量風險分析技術包括(這是需要重點理解的地方):

(1)敏感性分析:確定哪些風險具有最大的潛在影響——龍卷風圖

(2)預期貨幣價值(EMV)分析:用於計算在風險發生和不發生情況下的平均結果。正數表示機會,負數表示風險。EMV=∑(結果數值*發生概率),如下圖

(3)決策樹分析:求解每項方案的EMV,如下圖

(4)模型和模擬(蒙特卡洛技術:建模仿真技術,隨機模擬法,不需要專家參與),每個不確定換算成對目標的潛在影響概率分布。如下圖

 

4、實施定量風險分析的輸出是項目文件更新,主要是風險登記冊的更新。風險登記冊在風險識別過程形成,在定性風險分析中更新,並在定量風險分析過程中進一步更新。此時的更新內容包括:

(1)項目的概率分析

(2)實現成本和時間目標的概率

(3)量化風險優先級清單

(4)定量風險分析結果的趨勢

 

重復進行定量風險分析所得的結果趨勢可揭示,需要增加還是減少風險管理措施。它是風險應對規划過程的一項依據。下一節將對如何規划風險應對進行詳解。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