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f 從句是一種虛擬的條件或假設,和過去事實相反的。
主從句的時態具體如下:
從句: had + 動詞過去分詞
主句:would / could / should / might + have + 動詞過去分詞
和過去事實相反的句型: ...had + 動詞過去分詞....,.... would / could / should / might + have + 動詞過去分詞... 。
也就是從句采用過去完成時,主句采用現在完成時。
補充:現在完成時句型:have/has + 過去分詞 。 過去完成時: had + 過去分詞
例句
1. If I had got there earlier , I should have met her. 如果我早點到達,我應該遇見她的。
與過去事實相反,”到達“的時間點已經過去了,現在說這句話就是與過去事實相反。
2. If he had taken my advice , he would not have made such a mistake. 如果他采納我的建議,他可能不會犯如此的錯誤。
采納建議這件事已經過去完成了,所以是和過去事實相反。
練習:
1. If he had studied (study) harder , he might have passed the exam. 如果他更努力學習,他應該通過了考試。
2. If there had been (be) a heavy snow, we should haven't gone (not go) skating. 如果這里下大雪,我們應該不去滑冰。
3. If I had got (get) there earlier , I would have met (meet) her. 如果我早點到那,我應該會遇見她。
總結:現在又學了一個虛擬語氣“ 和過去事實相反 ”,這個和上一節課的 ” 和現在事實相反“ 有點相似,區別在於:強調的是哪一個時間點,
比如 ”如果我早點到達,我應該遇見她的。“ 這里說這句話(第一次說)假設時間點是現在,那么就是和現在事實相反,然后說完這句話后 過了一天,再次說了這句話(第二次說),這句話就是和過去事實相反了。
如果還是分不清,可以在上面加個時間點,比如第一次說:如果我今天早點到達,我應該遇見她的(和現在事實相反)。然后第二次說:如果我昨天早點到達,我應該遇見她的(和過去事實相反)。
復習:假設條件的第一個 ”主將從現“ ,這個是比較好辨別的,如果是if引導的從句是一般現在時,那么主句一定是將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