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省選聯考翻車記


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今年是我第一次考省選,本來也沒打算進隊,心態非常放松。星期五(6.19)去試機,發現有windows,我還感到很開心。晚上睡得不錯。事實上省選的兩天精神狀態都很好。

備注:兩天的考試時間都是8:30~13:00。

day1 大翻車難以挽回,太貪心滿盤皆輸

摘要:\(0+40+[0,15]?=[40,55]?\)

最后\(10\)分鍾把T1改WA了。

T1,經過簡單的轉化,變成一個可以用二分+數據結構維護的問題,進而聯想到使用線段樹上二分。這個思路是比較自然的,題是簡單題,難點是卡常。這題正解是\(O(n\log n)\)的復雜度,數據范圍\(2\times10^6\)。下一檔是\(2\times 10^5\),只有\(60\)分,估計本來是想給\(O(n\log^2n)\)的,但寫線段樹上二分一不小心常數寫大,\(100\)分就掛成\(60\)了。

高手會用樹狀數組來實現,輕輕松松通過(%%%羅神)。我和大部分人一樣寫了線段樹上二分(完全不知道這么復雜的操作用樹狀數組怎么實現啊QAQ)。而且我寫法比較丑,查詢時要調用線段樹三次,這就導致我常數非常大。隨機數據本機跑了5秒多(事后知道本地電腦很垃圾)。當時寫+卡常一共用了3個多小時。看時間不多了,只好假裝AC,去看T2,T3。

T2有\(15\)分純暴力,接下來\(25\)\(m=0\)是套用二項式定理,我也拿到了。也就是總共得了\(40\)分。事后分析我還比較滿意。這道題正解是一個數學技巧,見過就會做,沒見過就不會。所以考場上碰到了,不會做,那就是你套路見的少了,咱得認。(upd:后來發現這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技巧這么簡單,還有求導等前置知識。因此我認為概括為數學能力的整體不足,較為准確。)

T3我認為是本次聯考最難和最“不可做”的一道題了(對一般水平而言,大佬勿噴)。首先題面就很繞,看完也沒什么頭緒,看不出方向。所以就直奔暴力分了。\(15\)分,我寫了個\(O(v^n\times{n\choose m})\)復雜度的做法,算出來非常卡,但實際上常數應該會小一點,也不確定能不能過。更高的分我就完全不會了。

寫完T2,T3暴力回來,還剩最后\(10\)分鍾。本來我的T1程序不改,就是正常拿\(60\)分(機子快甚至可能\(100\)分)。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想魔改一通(在線段樹上剪枝,也不知道我哪來的想法 2333)。結果改來改去,給改WA掉了。回家一測才知道,連小樣例都過不去。所以T1就這樣爆零了。說來,其實就是因為自己太貪心,不滿足於\(60\)分,忽略了求穩,所以掛的很慘,而且(加上csp考的也不高),今年省選已經難以挽回(也就是今年連D都不可能有了)。

upd:如果沒改T1,就是100,而不是之前以為的60

day2 正常發揮切T2,總分依舊不如人

\(30+100+50=180\)

上來看題。不太會T1, T3。看T2題面好懂暴力又好寫,所以決定先剛一剛T2。

T2是個樹+異或有關的題。純粹的暴力復雜度是\(O(n^2)\)。考慮從\(u\)\(fa(u)\)的變化,相當於是把所有子節點的權值\(+1\),再求異或和。我不知道有什么數據結構能實現這個(當時沒想到trie樹)。我羅列了很多想法,例如維護每種值的出現次數(進一步轉化為只要維護出現次數的奇偶性),再每次把整個數組右移一位,但這樣仍然不好計算答案。之后又想到按位考慮。這個方向對了。考慮一個節點對它祖先的貢獻,因為每向上一步值\(+1\),所以對祖先的貢獻,每\(2^i\)為一段。這樣我們只要做一遍dfs,用一個棧維護所有的祖先即可,回溯時打標記即可(類似於差分)。經過這樣復雜的思維,我總算是做出來一道題。

寫完T2時大概是10:00,我又不放心,做了半天常數優化,最終10:45左右開始想T1 T3。我認為這個時間分配還算可以,我需要用比較多的時間,去保一道能AC的題,這對一場考試很重要

接下來看T3,第一檔部分分是\(2^m\),純暴力。第二檔部分分是\(m\leq n\),分\(m<n-1\), \(m=n-1\), \(m=n\)三類討論一下即可,只要願意寫,也比較簡單。第三檔部分分相當於所有生成樹權值相同,所以只要做一個生成樹計數即可,直接上matrix tree定理。這三檔部分分加起來一共有\(50\)分,看起來比較多,所以就先寫了這個。因為寫了三個subtask,還要相互對拍,所以全部搞完已經12:00了,離比賽結束還有一個小時。

再看T1,先寫了\(30\)\(m!\)的暴力。其他的部分分,\(m\leq 20,21,22,23\),看起來就很像狀壓DP。\(O(2^m m^2)\)做法(其實非常簡單),狀態是考慮前\(i\)個位置,填了哪些數。然而我當時一直想的是,考慮前\(i\)個數,用了哪些位置。然后死活不會轉移。直到考試結束。如果能想到正確的狀態,T1就\(70\)分起步了(這也是一般人認為的暴力分),然而我只有\(30\)分,非常遺憾。

總體來看,我認為自己day2是正常發揮,但得分仍然比大部分人低:wzy哥哥翻車都有\(200+\),更不用說一大堆喊着“人均AK”的人了。如果說能提升的地方,就是day2 T1沒想出\(O(2^m m^2)\)太可惜。

反思 day2 T1

前面說,day2 T1沒想出\(O(2^m m^2)\)太可惜。為什么這么簡單的東西想不到呢?我覺得跟心態有關。就是切掉T2以后,我的心態變了,變得很浮躁,潛意識里對自己已經滿足了,所以難以做深入的思考一道題,往往都是由表及里,有一個轉化的過程的(用現在的話說,都是老千層餅了),這就需要思維一步一步向前走。而且每一步,你其實是從未知開始摸索,所以可能的方向有很多,需要你一個一個去嘗試,去排除(就像前面寫我想T2的過程,一開始也有一個不成熟的方向,后來被排除了),這時候,沒有強烈的、做出題的欲望,報以一種浮躁的、試試看的心態,就難以想到正解。這就是為什么我能切掉T2卻反而連T1的\(70\)分都寫不來。

這種心態在我考csp時也有體現,我就不細舉例了。我認為,這種心態非常危險。它帶來的后果就是,以后在任何一場比賽中,我最多只能做出一道題,之后大腦就下班了!這太可怕了!必須立即做出調整,每道題都要靜下心來分析。這一點在我平時的練習中,必須得到體現。

對題目的評價和總結

  • day1 T1 數據結構題。簡單題。卡常。
  • day1 T2 數學技巧題。看數學水平和有沒有見過套路了,難度不好說。個人不喜歡這種純數學題。
  • day1 T3 我還不知道算法。毒瘤題。放一道大家都不會的題壓軸,我認為也能接受。
  • day2 T1 DP。簡單題。卡常(空間?)。
  • day2 T2 數據結構,樹,異或。中等題。
  • day2 T3 矩陣樹定理,數論,容斥。中等偏難。

從難度的分部上看,有點像csp:day1 T3是最難的,day2考三道中等的。

整套題,知識點考察比較合理(數據結構,DP,樹)(常見知識點少了貪心和字符串)。雖然有數學題、毒瘤題,但常見知識點考察的也很到位了,這一點要好評!

卡時間,空間,就比較無聊了。

我個人比較喜歡 day1 T1, day2 T1 和 day2 T2,原因就是知識點合理,難度適中。

有些題被發現是原題,但是我覺得,只要我沒做過,能讓我有所收獲,那就是好題。而且據我所知,見過原題的是極少數,大部分人是考完才聽說有類似的題目的,沒有影響到公平性(況且誰規定不能考原題了?做的題多不也是本事么?)。

總體來說,我認為我還是挺有收獲的。


考完省選,就又是新的一年。我就要高二啦!想來,學OI的時間也只剩最后一年了,我要更加珍惜,努力訓練。希望明年今天,自己的水平,能有大的提高吧。我還是充滿希望的。(哈哈,我和djq正好互補了,我缺水平,他缺“希望”)。

附:江蘇的榜

我最終220分,rank 42。在nfls,如果有5個D,應該是差一名拿到D。怎么看,這個故事都和羅神去年一樣,可惜我沒有羅神的實力。/kk

upd:拿到 D 了,因為羅神不屑於 D 參加 NOI,因為羅神讓給了我一個名額(感謝)。

另外,徐隊也是(ZJ)rank 42,所以我和徐隊貼貼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