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電路實驗(04)中規模組合邏輯電路實驗3:譯碼器及其應用


一.實驗要求

1.1.實驗目的

  1. 認識譯碼器的定義、功能及基本使用;
  2. 熟悉譯碼器(74HC138)的功能和級聯。

1.2.實驗器材

  1. VCC
  2. Ground
  3. 3線-8線反相譯碼器74HC138
  4. 指示燈

1.3.實驗內容

利用兩片3線-8線譯碼器74HC138組成4線-16線譯碼器,要求:將輸入的4位二進制代碼D3D2D1D0譯成16個獨立的低電平信號Z0'~Z15'。

1.4.實驗原理

  1. 譯碼器
    譯碼器(Decoder)的邏輯功能是將每個輸入的二進制代碼譯成對應的輸出高、低電平信號或另外一個代碼。因此,譯碼是編碼的反操作。常用的譯碼器電路有二進制譯碼器、二-十進制譯碼器和顯示譯碼器三類。
  2. 74HC138
    74HC138是用CMOS門電路組成的3線-8線譯碼器,該譯碼器可接受3位二進制加權地址輸入(A0,A1和A2),並當使能時,提供8個互斥的低有效輸出(Y0'~Y7')。74HC138特有3個使能輸入端:兩個低有效(E1'和E2')和一個高有效(E3)。除非E1'和E2'置低且E3置高,否則74HC138將保持所有輸出為高。74HC138邏輯圖及真值表信息如圖1所示。

根據74HC138真值表得出,當E1'和E2'置低且E3置高時,輸入和輸出之間的邏輯函數式為:Y0'=(A2'A1'A0')',Y1'=(A2'A1'A0)',Y2'=(A2'A1A0')',Y3'=(A2'A1A0)',Y4'=(A2A1'A0')',Y5'=(A2A1'A0)',Y6'=(A2A1A0')',Y7'=(A2A1A0)'。

二.實驗圖

三.實驗報告內容

3.1.實驗內容及步驟

利用數字芯片74HC138接成4線-16線譯碼器,具體實驗電路步驟如下所示:

  1. 令兩片74HC138的輸入端A2=D2,A1=D1,A0=D0;取第1片74HC138的E1'和E2'作為第四個地址輸入端D3,並將其連接到第2片74HC138的E3端;
  2. 令第1片74HC138的控制端E3=1,第2片74HC138的控制端E1'=E2'=0(參考圖2);

  1. 將輸出端Z接入指示燈。D0~D3端接直流信號源(如VCC)。規定:輸入端邏輯“1”與電壓值“5V”對應,邏輯“0”與電壓值“0V”對應;輸出端“燈亮”與邏輯“1”對應,“燈滅”與邏輯“0”對應;
  2. 根據表1中D0~D3的邏輯值改變相應的輸入狀態,運行實驗,觀察輸入端和輸出之間的狀態關系,記錄相應的輸出於表1中。

3.2.實驗報告

  1. 搭建實驗電路完成實驗,補充完整表1;


2. 寫出4線-16線譯碼器的輸出表達式。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