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預算平滑消耗控制
業務場景
廣告平台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廣告主參與投放,供不應求會提升競價環境,平台收益自然水漲船高,這里有個前提:有足夠大的流量盤子來滿足不同廣告主的多樣化投放訴求。凡事有利有弊,流量大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
中小廣告主每天預算是有限額的,按照ecpm排序分配流量,則很多廣告主會短時間內快速消耗完預算停止競價,只能等新周期開始才能重新參與。
有沒有方案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由此引出了一個平台工具:預算消耗控制(Budget pacing),下面我們展開聊聊。
預算平滑消耗
預算消耗控制的意義是什么,主要從三個維度來闡述。
廣告主:
希望預算可以在一天中平滑消耗(Smooth delivery),計划的生命周期足夠長,從而觸達不同時段的用戶。
平台:
- 希望在一天中后期能夠維持前期的競價環境,尤其對於二價計費,如果中后期參競者顯著減少,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收益;
- 消耗數據的滯后性導致廣告超跑,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通過預算消耗控制可以減輕超跑情況。
用戶:
不希望一天內頻繁出現重復廣告,減少重復率,提升體驗。
調整方案
調整參競率
通過調整參與競價的概率來影響廣告參與競價的次數,消耗快了則降低概率,消耗慢了則提高概率。
調整競得率
通過修改出價來影響廣告獲勝的次數,消耗快了則降低出價,消耗慢了則提高出價。
對於修改出價影響競得率的思路,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考慮:
- 競價環境隨時在變,調整當前廣告出價后,大盤競價環境可能同時發生變化,競得率可能沒有按照預設的方向發展;
- SSP部分位置可能會設置底價,如果需要降低的出價小於底價則無法拿量,一定程度上限制調價的空間;
- 將預算消耗控制和優化ROI耦合在一起,一個行為關聯多個目標可能會互相制約。
常用平滑消耗算法
R:是自定調整因子。越小曲線趨近大盤曲線相對平穩,越大曲線跳動幅度越高。
P(t-1): 上一次計算的P(t)。
我們根據當前消耗比例和大盤消耗比例對比來決定計算P(t)的值。
得到P(t)后,如果P(t) > 1直接加入曝光。
應用均勻采樣讓消耗更優雅
如果P(t) < 1 采用均勻采樣邏輯:double rate = random(0, 1)。
是否曝光:
if PTR >= rate: true
if PTR< rate: false
周期長度
一天總時長按照22h 來估計,為預防模型出錯通過最后兩小時來緩沖。
在整個反饋控制中,關鍵點是對流量的預測,決定了預算分配曲線,需要先預測計划j的定向目標人群的流量分布,結合計划的歷史競得率得到計划的流量分布。
以上是預算消耗控制一些實現方法,思路簡單但結果有效,歡迎大家采納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