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蝕與膨脹、開運算與閉運算


形態學的基本操作包括腐蝕、膨脹、開操作、閉操作

  簡單來說,以B結構中心點為准心,在A中找能滿足B結構的點即為腐蝕

  把A結構的每個點放到B中心點,以B結構外擴即為膨脹

  開操作表示先腐蝕后膨脹;閉操作表示先膨脹后腐蝕

1.腐蝕
結構A被結構B腐蝕的定義為,
A⨀B={z|(B)z⊆A}

可以理解為,移動結構B,如果結構B與結構A的交集完全屬於結構A的區域內,則保存該位置點,所有滿足條件的點構成結構A被結構B腐蝕的結果。

2.膨脹
結構A被結構B膨脹的定義為,
A⨁B={z|(B^)z⋂A≠∅}

可以理解為,將結構B在結構A上進行卷積操作,如果移動結構B的過程中,與結構A存在重疊區域,則記錄該位置,所有移動結構B與結構A存在交集的位置的集合為結構A在結構B作用下的膨脹結果。
圖示中紅色框內的區域表示結構A在結構B的作用下膨脹的結果。

還有另外一個例子

3.開操作 
先腐蝕后膨脹的操作稱之為開操作。它具有消除細小物體,在纖細處分離物體和平滑較大物體邊界的作用。 
采用上圖的結構B對原件進行開操作,

4.閉操作 
先膨脹后腐蝕的操作稱之為閉操作。它具有填充物體內細小空洞,連接鄰近物體和平滑邊界的作用。 
采用上圖的結構對原件進行閉操作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