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質量模型


軟件質量

  • 反映軟件滿足明確或隱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總和

可靠性 Reliability

  • 基於經驗的模型(Experience-based models):
    • 根據經驗,使用典型的質量因素(Quality factory)來構建一個多層質量模型。
  • 基於構建的模型(Construction-base models):
    • 通過提供一些方法來構建一個質量模型,包括 質量屬性 之間關系的構建和對質量屬性進行分析

常見的質量模型

典型的基於 經驗的模型:

層次模型:

  • McCall、Boehm、ISO9126、ISO25010
    關系模型
  • Perry模型、Gillies模型

典型的基於 構建的模型:

  • Dromey質量模型

McCall質量模型

McCall等人認為,特性是軟件質量的反映,因此軟件屬性可用於(軟件質量的)評價准則,通過對軟件屬性定量的度量就可以反映出軟件的質量。

McCall質量屬性是一個三層模型,自定向下分別是質量因素,質量准則和質量度量
頂層質量因素:

  • 用戶不了解軟件內部實現細節
  • 但用戶了解自己的需求
  • 用戶從外部視角定義和描述軟件(Specify
  • 外部特性:從外部可以觀察到的特性
    中間層質量准則:
  • 開發人員從內部視角構建軟件屬性(Build
  • 內部特性:從內部可以觀察到的特性

Boehm質量模型

  • 層次模型
  • 通過一系列屬性指標來量化軟件質量
    • 高層屬性
    • 中層屬性
    • 原始屬性
  • 初始用戶、管理員用戶、相似用戶

初始用戶:通過 原始需求說明來評價和描述質量
管理員用戶:產品發布后,用戶將對產品的使用產生疑問,或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新的缺陷,產品發布后必須是可維護的。
相似用戶:相同產業或領域內的不同用戶,為了滿足其需求而對需求產品加以修改,使之在不同環境下可用。

ISO/IEC 9126質量模型

  • 用戶、開發者、管理者
  • 外部質量、內部質量、使用中質量
    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與McCall和Beohm相比,ISO模型一一對應,不存在交叉問題,但仍然不完整


Dromey質量模型

  • 動態模型
  • 通過提供建立模型的方法來構建質量模型
    主要元素:

不足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