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之軟件質量模型


軟件的概念?
軟件是計算機系統中與硬件相互依存的一部分,包括程序、數據以及與其相關文檔的完整集合。
軟件測試的概念?
使用人工或者自動的手段來運行或測試某個系統的過程,其目的在於檢驗它是否滿足規定的需求或是弄清楚預期的結果與實際的結果之間的差異

軟件的內部質量(中間產品的靜態測量)
外部質量(測試其外部屬性,即代碼執行時的行為)
使用質量(軟件產品的使用)

外部質量:軟件系統作為完整的整體運行時所表現出來的各方面的質量特征。
-測量活動:動態測試: ST

使用質量:最終用戶在其真實環境中運行軟件系統時,所感受到的軟件各方面特性與其目標的符合程度。
測量活動:驗收測試、 a、β測試

過程質量、內部質量、外部質量由軟件組織內部人員評估: SQA、開發、測試。
使用質量由軟件組織外部人員評估:用戶。

外部和內部質量分別有6個特性:

一、功能性

1.適合性
2.准確性
3.互操作性
4.保密安全性
5.功能性的依從性

二.可靠性

1.成熟性:軟件產品為避免因軟件故障而導致失效的能力
2.容錯性:軟件產品在軟件發生故障或者違反指定接口的情況下,維持規定的性能級別的能力
3.可恢復性:軟件產品在失效發生的情況下,重建規定的性能級別並恢復直接影響的數據的能力

三.易用性

1.易理解
2.易操作
3.易學習
4.吸引性
5.易用性的依從性

四.效率

1.時間特性
2.資源利用率
3.效率依從性

五.可維護性

1.易分析性
2.易改變性
3.穩定性
4.可測試性
5.可維護性的依從性

六.可移植性

1.適應性
2.易安裝性
3.共存性
4.易替換性
5.依從性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