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回書(4G網絡數據傳輸流程與速率分析系列(一))說到Alice手機的微信小視頻想要通過4G網絡到達Bob手機需經過空口層層處理:小視頻的IP包經過PDCP、RLC、MAC、物理層發射出去,通過基站等網絡設備轉發,Bob手機接收到后再經過物理層、MAC、RLC、PDCP層層剝離,露出小視頻的IP包。同時,小編也介紹了PDCP、RLC、MAC各層的功能。

PDCP講了,RLC講了,MAC也講了,就差物理層沒說了。啊哈,你沒猜錯,今天Bob通信大講堂第二課走起:扒一扒物理層里的那些事,從上行和下行兩個方向一起扒一扒。
我們把物理層的上一層MAC層傳下來的數據叫傳輸塊(TB,Transport Blocks),物理層以1ms的調度周期對TB進行處理,最終通過天線發射出去。那么問題來了:物理層到底對TB干了什么?也就是物理層的處理流程是什么?
答:物理層處理流程與典型通信系統發射機和接收機處理流程類似,具體到4G LTE中,對TB處理包括CRC、信道編碼、交織(對抗衰落)、調制、層映射(使用MIMO)、資源映射等。
原來是醬紫,那么問題又來了:上面提到的各種處理中參數如何決定?比如調制階數如何確定?資源映射中資源多少如何確定?這些物理層都得提前知道才能開工呀。
答:這些參數其實是由上一層MAC層決定的,這也是MAC層的重要功能之一。基站中有一個資源調度器邏輯上屬於MAC層,它從物理層獲取一些關鍵信息(如無線信道質量),通過算法得出各種參數,再告訴物理層怎么怎么做,這個過程小編把它稱為資源調度。(這么看物理層只是個干活的呀,MAC才是領導)。
上面這兩個問題,第一個物理層處理流程,第二個資源調度,就是這個系列文章中物理層要講的內容。雖然第二個問題資源調度的決定權不在物理層,不過需要物理層提供關鍵信息,姑且就把它放在這里吧。另外,按照實際數據傳輸的流程,先有第二個問題,才有第一個問題(不知道資源位置和參數,叫物理層怎么開工),所以小編要先講資源調度,再講物理層處理流程。
艾瑪,終於鋪墊完了,可以正式開講了。

4G網絡數據傳輸流程之資源調度
4G網絡的資源調度有以下幾個特點,請先拿小本記下:
1、4G LTE網絡中,資源調度就是指如何分配無線資源PRB;
2、資源調度分上行和下行,都是由基站來最終決定的,手機重在參與;
3、基站中的資源調度器執行調度過程,不僅要考慮如何給一個用戶分配資源,還要考慮多個用戶之間的協調、優先級問題。多個用戶之間協調通過多用戶調度算法(像輪詢、比例公平等)實現,本文中小編暫(qi)不(shi)討(bu)論(dong),重點講單用戶的資源分配;
4、資源調度中需要手機參與反饋重要信息,比如信道質量。
先說下行(Bob從基站中下載Alice發給他的小視頻)的資源分配再說上行。簡單講:每個1ms的調度周期時間里,基站君的資源調度器收到Bob手機反饋上來的下行鏈路無線信道質量,查表得出調制方式和最高碼率。信號好,采用高階調制方式,碼率高;信號差,采用低階調制方式,碼率低。然后,基站君的資源調度器考慮待傳數據量,查表確定分配多少PRB,如下示意圖。

能不能說的再具體些?
1、Bob手機物理層向基站君發送CQI,表示下行無線信道質量。這個CQI是Channel Quality Indicate 的縮寫,一共4bit,取值1~15,如下表(TS 36.213 Table 7.2.3)。(啥?你問我手機是怎么算出CQI的?鬼才知道,通過解調小區參考信號估計出來的?)

2、基站君收到CQI后,查上表就知道了調制方式和最大碼率。CQI越小,說明信號越不好,采用低階調制方式,碼率越低,即保護比特越多。從表中也能看出,對於同一種調制方式,對應多種碼率。比如CQI = 1~6,調制方式都是QPSK,但碼率越來越高,通過這樣的細分保證調度靈活性。
到這里,基站君已經確定了調制方式和最高碼率,下面就要確定分配多少物理資源(PRB)了。此時,不同基站廠商按照某種小編不知道的算法,將手機反饋的4bit CQI值,換算成一個5bit的MCS值,取值0~26 。MCS是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的縮寫,稱為調制編碼策略,如下表(TS 36.213 Table 7.1.7.1) 。后續將通過MCS來確定物理資源,調整調制階數。


3、確定MCS后,繼續查上表,得到一個對應的TBS Index值,范圍也是0~26。TBS Index看名字就知道是用來找TBS的,那TBS是什么鬼?TBS,Transport Block Size,顧名思義是傳輸塊大小,為什么要弄這么個參數呢?小編認(xia)為(chai):
從MAC傳到物理層的TB數據大小是沒有規律、隨機的,而TBS就相當於用來裝數據的標准大小的筐,用什么樣的車(即多少無線資源)來送走這個筐是固定的。這樣,MAC傳下來的數據先往TBS這個筐里裝,一個小筐不夠就換一個大筐,裝好后,按照所使用筐的標准找車就好了。因為框有好多種,小小框,小框,中筐,大筐,大大筐等等,所以MAC傳下來的數據總能找到合適的筐,這樣一切就是流程化、標准化。只要筐的分類合理,總能在復雜性和有效性之間找到平衡點,這就是TBS的意義。\(^o^)/
4、得到TBS Index值后,繼續查表(如下TS 36.213 Table 7.1.7.2.1)確定PRB數 。有了TBS Index就鎖定了表的某一行,不同的列代表不同的TBS大小,就是小編上面提到的筐,對應有不同的車(PRB)在等着送貨。根據貨的多少(傳輸的數據量)在這一行中選擇一個最合適的筐,即選擇一個大於或等於待傳數據量且與待傳數據量最接近的TBS。這樣,為待傳數據分配多少PRB就跟着確定了。

舉個栗子,TBS Index = 12, 鎖定上表最后一行;假設待傳數據量是4000bit,該行中大於4000且與4000最接近的是4136,所以就選TBS = 4136這個筐來裝數據,對應的PRB = 18,也就是說基站君分配18個PRB來傳這次的數據。
此時,基站君已經知道待傳數據的調制階數、最高碼率、MCS、TBS、PRB數,是不是可以交給物理層發射了?呵呵,還沒完呢。。。難道沒有發現最高碼率還沒派上用場嗎?下面有請最高碼率登場。
5、基站君根據上一步選擇的TBS和PRB數,計算碼率(CR),看是否超過最高碼率。如果沒超過,則萬事大吉;如果超過,MCS就降低一個值,重復第3~5步,直到計算出的碼率小於最高碼率。
那到底要怎么算碼率?(+﹏+)~,碼率 = 信息比特數 / PRB中承載數據的總比特數,其中:
(1)信息比特數 = TBS + CRC,信息比特數是指信道編碼前的數據,所以要包括CRC附加的24bit;
(2)PRB中承載數據的總比特數 = 能用來傳輸數據的RE數 x 調制階數。調制階數已經知道,還要計算總共有多少RE用來傳數據。1個PRB總有168個RE,但這168個RE不能都用來傳數據,要減去開銷(包括同步信道,PBCH,PDCCH等控制信息占用的RE數),不同網絡配置開銷數還不一樣(想知道如何計算開銷?私撩小編吧)。所以PRB中承載數據的總比特數 = PRB數x(168 - 每個PRB中開銷占用RE數)x 調制階數 。
繼續舉栗子。手機反饋CQI=7,基站君通過小編不知道的算法得到MCS=13,查表TBS Index=12,假設待傳數據是4000bit,查表得到TBS=4136,對應PRB=18,則:
(1)CR的分子,信息比特數 = TBS+CRC = 4136+24 = 4160;
(2)CR的分母,PRB中承載數據的總比特數= 18(PRB數)x138(1個PRB中傳輸數據的RE)x 4(調制階數) = 9936; (小編才不會告訴你138是用168減去CFI=2時PDCCH占用RE和CRS占用RE得到的,O(∩_∩)O~)
(3)所以碼率CR = 4160/9936 = 0.419 > 最高碼率0.369;
(4)所以MCS降階選擇12,則TBS Index=11,TBS=4008,PRB=20,重新計算碼率 =(4008+24)/(20x138x4)= 4032/11040 = 0.365 < 最高碼率0.369。
(5)結果OK,Game Over。
總算是把下行資源調度完了,簡單總結下:

啥?還有上行資源調度?
上行資源調度和下行資源調度總原則是一樣的,遵循“獲取無線信道質量→MCS→TBS Index→確定TBS及PRB數”,但是也略有不同。示意圖如下:

1、雖然上行方向是手機發送數據給基站,不過手機的物理層如何處理數據、用哪些無線資源發送也是由基站決定的,在本文一開始,小編就提到,上行和下行的資源調度都是由基站決定的。
2、上行方向資源調度,基站君也要首先獲取無線信道質量。對於下行的無線信道質量,基站君是通過手機反饋的CQI知曉的;那么對於上行,基站君親自操刀測量手機發送的上行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信號,估計出信道質量。
3、上行方向由於是手機給基站發數據,所以基站事先不知道手機有多少數據要發,基站不知道數據量大小就沒法決定分配多少資源啊,所以手機要向基站發送BSR(Buffer Status Report),表明手機的緩存里有多少數據要傳。
4、基站君通過信道質量得出MCS,進而查表得到TB Index、TBS、PRB,這個過程和下行一樣,不詳述。
5、基站將決定好的TBS、調制階數、資源數量等信息打包成TF(Transport Format )發給手機,手機按這些參數指導物理層開工,准備發射。
至此,我們4G網絡數據傳輸流程系列的第二課就Over了,這一課里我們講了物理層中兩個關鍵問題的第一個:下行和上行資源調度,下一課小編將介紹物理層的詳細處理流程,敬請期待。
下課~~
作者:讀萬卷行萬里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ac9f1fb7ea75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