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率 波特率 數據傳輸速率 區別(轉)


來自:http://blog.csdn.net/u011392772/article/details/51496067

1.比特率

比特率(bit rate)又稱傳信率、信息傳輸速率(簡稱信息速率,information rate)。其定義是:通信線路(或系統)單位時間(每秒)內傳輸的信息量,即每秒能傳輸的二進制位數,通常用Rb表示,其單位是比特/秒(bit/s或b/s,英文縮略語為bps)。

在二進制系統中,信息速率(比特率)與信號速率(波特率)相等,例如,當系統以每秒50個二進制符號傳輸時,信息速率為50bit/s,信號速率也為50Bd(波特)。在無調制的情況下,比特率等於波特率;采用調相技術時,比特率不等於波特率。通信系統的發送設備和接收設備必須在相同的波特率下工作,否則會出現幀同步錯誤。


2. 波特率

波特率(Baud rate)又稱傳碼率、碼元傳輸速率(簡稱碼元速率)、信號傳輸速率(簡稱信號速率,signaling rate)或調制速率。其定義是:通信線路(或系統)單位時間(每秒)內傳輸的碼元(脈沖)個數;或者表示信號調制過程中,單位時間內調制信號波形的變換次數,通常用RB表示,單位是波特(Bd或Baud,前者規范)。如果每秒傳輸1個碼元就稱為1Bd;如果1碼元的時間長短為200ms,則每秒可傳輸5個碼元,那么碼元速率(波特率)就是5Bd。

波特率(碼元速率)並沒有限定是何種進制的碼元,所以給出波特率時必須說明這個碼元的進制。對於M進制碼元,比特率(信息速率)Rb與波特率(碼元速率)RB的關系式為:Rb=RB·lbM

式中:lbM=log2M,表示M的以2為底的對數。顯然,對於二進制碼元,由於lb2=1,所以Rb=RB,即波特率與比特率在數值上相等,但單位不同,也即二者代表的意義不同。

例如,波特率為600Bd,則在二進制時,比特率也為600bit/s;在四進制時,由於lb4=2,所以比特率為1200bit/s。可見,在一個碼元中可以傳送多個比特。


3. 數據傳輸率

數據傳輸率(data transfer rate)又稱數據傳輸速率、數據傳送率。其定義是:通信線路(或系統)單位時間(每秒)內傳輸的字符個數;或者單位時間(每秒)內傳輸的碼組(字塊)數或比特數。其單位是字符/秒;或者碼組/秒、比特/秒(可見,當數據傳輸率用“bit/s”作單位時,即等於比特率)。

例如,在某計算機異步串行通信系統中,數據傳輸率為960字符/s,每個字符包括1個起始位、8個數據位、1個停止位,則對應的比特率為10×960位/s=9600位/s=9600bit/s;因為是二進制編碼,所以對應的波特率也為9600Bd。

4.波特,碼元,比特

波特(Bd)是計量單位,用於量度調制解調器等設備每秒信號變化次數的多少,即表示每秒時間內通信線路狀態改變的次數,而不代表傳輸數據的多少。“波特”一詞源於一位法國人的名字——Baudot。他於1877年為法國電報系統開發了一種編碼方案。如果每1次信號改變,調制解調器傳送1bit(位)數據,那么該系統的比特率(信息速率)與波特率(碼元速率)相同。但是采用編碼技術后,能使1Bd(1次信號改變)表示2bit或更多的比特(位)。每波特表示2bit(位)稱作雙位編碼,每波特表示3bit(位)稱作三位編碼。也就是說,1次電壓(或電流)波形的變化可能包括了幾位數據,因此,不能把波特率和比特率混為一談;前者指電壓(或電流)變化次數(變化量),后者指傳輸數據量的多少。

碼元(code cell)是攜帶信息的數字單位,是指在數字信道中傳送數字信號的一個波形符號,也即“時間軸上的一個信號編碼單元”。碼元可能是二進制的,也可能是多進制的。

比特(bit)是“信息量”的計量單位,1位二進制數所攜帶的信息量即為1bit(比特),例如,10010110是8位二進制數字,所攜帶的信息量為8bit。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