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文列表
無線幀
LTE 支持兩種類型的無線幀: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頻分雙工)和 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時分雙工)。FDD 和 TDD 是兩種不同的雙工方式,所謂雙工就是雙向傳輸的意思,例如我們打電話的時候雙方都可以說話,雙方也都可以聽見。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 LTE 又稱被人分為 FD-LTE 和 TD-LTE。
FDD 與 TDD 的區別
FDD 系統是指系統的發送和接收數據使用不同的頻率,在上行和下行頻率之間有雙工間隔。如 GSM(2G)、CDMA(2.5G)、CDMA2000(中國電信部署的 3G)、WCDMA(中國聯通部署的 3G) 系統都是典型的 FDD 系統。
- FDD 的工作原理(雙車道):FDD 是在分離的兩個對稱頻率信道上進行接收和發送,用保護頻段來分離接收和發送信道。因此,FDD 必須采用成對的頻率,依靠頻率來區分上下行鏈路,其單方向的資源在時間上是連續的。在優勢方面,FDD 在支持對稱業務時,可以充分利用上下行的頻譜,但在支持非對稱業務時,頻譜利用率將大大降低。
TDD 系統則是系統的發送和接收使用相同的頻段,上下行數據發送在時間上錯開,通過在不同時隙發送上下行數據可有效避免上下行干擾。如 TD-SCDMA(中國移動部署的 3G)就是典型的 TDD 系統。
- TDD 的工作原理(單車道):TDD 則采用的是時間來分離接收和發送信道。在 TDD 方式的移動通信系統中,接收和發送使用同一頻率載波的不同時隙(Slot)作為信道的承載,其單方向的資源在時間上是不連續的,時間資源在兩個方向上進行了分配。某個時間段由基站發送信號給移動台,另外的時間由移動台發送信號給基站,基站和移動台之間必須協同一致才能順利工作。
TDD 與 FDD 的區別:
-
FDD 必須使用成對的收發頻率。在支持以語音為代表的對稱業務時能充分利用上下行的頻譜,但在進行以 IP 為代表非對稱的數據交換業務時,頻譜的利用率則大為降低,約為對稱業務時的 60%。而 TDD 則不需要成對的頻率,通信網絡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變換信道上下行的切換點,能有效地提高系統傳輸不對稱業務時的頻譜利用率。
-
根據 ITU 對 3G 的要求,采用 FDD 模式的系統的最高移動速度可達 500千米/小時,而采用 TDD 模式的系統的最高移動速度只有 12千米/小時。這是因為,目前 TDD 系統在芯片處理速度和算法上還達不到更高的標准。
-
采用 TDD 模式工作的系統,上、下行工作於同一頻率,其電波傳輸的一致性使之適用智能天線技術,可有效減少多徑干擾,提高設備的可靠性。而收、發采用一定頻段間隔的 FDD 系統則難以采用。據測算,TDD 系統的基站設備成本比 FDD 系統的基站成本低約 20%~50%。
-
在抗干擾方面,使用 FDD 可消除鄰近蜂窩區基站和本區基站之間的干擾,FDD 系統的抗干擾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好於 TDD 系統。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看上去 TDD 和 FDD 區別很大,但是從整個系統來說,FD-LTE 和 TD-LTE 的區別很小。EPC 完全一樣,E-UTRAN 接口協議上也絕大部分都是相同的。TDD 和 FDD,區別就在於物理層(Physical Layer,PHY),即無線幀的區別。
在 LTE 里,無論是 FDD 還是 TDD,它的時間基本單位都是采樣周期 Ts,值固定等於:32.55ns。無線幀也是數據傳輸的載體單位,長度為 10ms。注意,數據幀是由 0、1 構成的,通過比特來傳輸數據。而無線幀則是由無線電波構成的,由無線電波來傳輸數據。
FDD 無線幀
在 FDD 里,每個無線幀的長度為 10ms。每 FDD 無線幀分為 10 個相同大小的子幀,每個子幀又分為兩個相同大小的時隙,即每個 FDD 無線幀含有 20 個相同大小的時隙,按照 0 到 19 進行周期循環編號,每個時隙長度為 0.5ms。
- 1 frame(無線幀) = 10ms
- 1 subframe(子幀) = 1 ms
- 1 slot(時隙)= 0.5 ms
時隙(slot)並不是幀結構里面的最小單位。如果你進一步細看這個幀結構,你會發現一個時隙(slot)由 7 個 Symbol 組成。Symbol 可以理解為持續一段時間的信號,它描述了 I/Q 星座圖的一個點。
再進一步仔細看 Symbol 的結構,你會發現,在 Symbol 的前面有小段稱為循環前綴(Cyclic Prefix),而后面的部分才是真正 Symbol 的數據。循環前綴分為兩種,一種是正常循環前綴(Normal Cyclic Prefix),另一種是擴展循環前綴(Extended Cyclic Prefix)。后者比前者更長一些。普通 CP 配置下,一個時隙包含 7 個連續的 OFDM 符號(Symbol);而 Extend CP 配置下,一個 Slot 由 6 個 Symbol 組成。。
在 FDD 里,每個系統幀的 10 個子幀都可以傳輸下行,也都可以傳輸上行,上下行在不同的頻域中分別進行。在半雙工的 FDD 模式下,UE 不能在同一個子幀里既發送數據又接收數據,而在全雙工的 FDD 模式下,UE 則沒有這個限制,在同個子幀里可以同時發送和接收數據。
TDD 無線幀
TDD 無線幀結構的長度也是 10ms,由 2 個長度為 5ms 的半幀組成,每個半幀由 5 個長度為 1ms 的子幀組成,其中有 4 個普通的子幀和 1 個特殊子幀。普通子幀由兩個 0.5ms 的時隙組成,而特殊子幀由 3 個特殊時隙(DwPTS、GP 和 UpPTS)組成。
- 1 frame(無線幀) = 10ms
- 1 half-frame(半幀)= 5 ms
- 1 subframe(子幀) = 1 ms
- 1 slot(時隙)= 0.5 ms
整個 TDD 無線幀也可理解為分成了 10 個長度為 1ms 的子幀作為數據調度和傳輸的單位(即 TTI)。其中,子幀 #1 和 #6 可配置為特殊子幀,該子幀包含了 3 個特殊時隙,即 DwPTS,GP 和 UpPTS:
- 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下行導頻時隙):長度可以配置為 3~12 個 OFDM 符號,用於正常的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共享信道的傳輸;
- 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上行導頻時隙):長度可以配置為 1~2 個 OFDM 符號,可用於承載上行物理隨機接入信道和 Sounding 導頻信號;
- GP(Guard Period,保護間隔):用於上、下行之間的保護間隔,相應的時間長度約為 71~714μs,對應的小區半徑為 7km~100km。
由於 TDD 屬於 “單車道”,所以當然會存在控制和調度問題。為了節省網絡開銷,TD-LTE 允許利用特殊時隙 DwPTS 和 UpPTS 傳輸系統控制信息。GP 用於上行和下行的隔離。小區半徑越大,GP 就應該越大。TDD 雖然會帶來一些管理上的開銷,但總體上還是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
作為 TDD 系統的一個特點,時間資源在上下行方向上進行分配,TDD 幀結構支持 7 種不同的上下行時間比例分配(配置 0~6),可以根據系統業務量的特性進行配置,支持非對稱業務。這 7 種配置中包括 4 種 5ms 周期和 3 種 10ms 周期。
- D(Downlink subframe,下行子幀)
- U(Uplink subframe,上行子幀)
- S(Special subframe,特殊子幀)
NOTE:對於 TDD 而言
- 子幀 0 和子幀 5 只能用於下行傳輸。
- 5ms 切換周期配置時,子幀 1 和子幀 6 用作特殊子幀。
- 10ms 切換周期配置時,子幀 1 用作特殊子幀。
- UpPTS 之后的第一個常規子幀只能用於上行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