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克效應,指越聰明的人反而覺得自己越愚蠢,越愚蠢的人反而會覺得自己越聰明。
1999年,心理學家鄧寧和克魯格在論文《論無法正確認識能力不足如何導致過高自我評價》中做了一項研究:在一群大學生中,做不同的測試,然后讓他們做出自我評價。結果顯示,測試成績最差的那群人,反而認為自己名列前茅。
這種現象,后來就被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簡稱達克效應。
那些深受達克效應影響而不自知的人,大多屬於智慧的第一階段——“愚昧之山”。所謂愚昧之山,就是愚昧的人往往處於自信的巔峰。
我想每個人都聽到過這些論調:
「我上我也行。」
「我雖然沒試過,但這個一看就很簡單。」
「我已經學會了(用時一分鍾),我現在已經強於大多數人了。」
「這項研究絕對是錯的,因為我周圍都是XXXX」
「專家們都沒腦子,只要XXXX(通常為一個步驟)事情不就解決了嗎?」
「當XX職業(攝影師、職業玩家、歌手、程序員等)很簡單,不就是XX(照個相、打個游戲、唱個歌、粘貼復制等)就行了?」
很顯然,如果我們仔細推敲,就會發現這些話基本上都是盲目自信、漏洞百出的。
是什么導致了人們普遍的盲目自信呢?
實際上,我早在《為什么說,與人爭辯是毫無意義的?》一文中就早已對此做過詳細解析:人的思維有一個特點,就是無法憑空想象自己從未見識過的事物。
所以,就正如“初生牛犢不怕虎”這句成語所言,因為眼界所限,他們往往看不到遠方的危險和障礙,而他們又不可能憑空想象到天究竟有多高,地究竟有多厚。而由於他們的無知,導致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無知的。那么,在沒有被現實撞的頭破血流之前,他們自然就會有一種“舍我其誰”的極度自信。
這正是達客效應中,愚蠢者卻反而認為自己聰明的原因。
一般來說,閱歷越少,這一點也就越發明顯。如果我們跟小朋友們打交道,通常會發現,他們都對自己的所知甚少的粗略見識顯得極度自信,甚至可以說是極度膨脹:他們普遍認為自己在某方面可以排在世界前幾名。
隨着閱歷增加,人的這種極度自大會有所收斂,但是也並不會消除。
直到某一天(這一天也有可能永遠都不會到來),一個這樣的盲目自大者突然遇到了真正的強者,這個強者的做的某件事,顛覆了他的世界觀,將他的盲目自信和驕傲自大頃刻間摧毀殆盡。
例如,一個人可能一直自認是象棋高手,直到一個真正的高手只用一半棋子就將他輕松完虐;一個人可能一直自認是籃球高手,直到被一個真正的高手只用單手就將他打敗;一個人可能覺得自己成績優異,結果被一個真正的學霸用滿分直接碾壓;一個人可能自認工作能力超強,結果發現在相同條件下一個新同事的業績卻超越自己數倍。
這時,在無比殘酷的事實面前,他會有兩個選擇:
1、他會逃避,會把失敗歸結到客觀因素,認為是運氣或者其他客觀因素導致了自己失敗。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后來還會有無數次失敗證實只是他個人的能力問題,他也會拒絕認清現實,近乎永遠的逃避下去。
於是,他就滑入了“逃避之淵”。終身都難有成就。
2、他發自內心的認識到,過去的自己是一個十足的蠢貨。
隨着他承認了自己是一個蠢貨,他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並第一次主動睜開眼睛探索世界。
而隨着他的愈加深入的探索,他將會愈加發現自己的渺小和無能。他將會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的能力放眼世界來看,根本就弱到不值一提。
這時,因為他充分了解到了世界的巔峰,他將陷入對自己渺小能力的無限絕望,他自然就會在某些事情上表現的非常謙遜。
這也是達克效應中聰明者卻反而覺得自己愚蠢的原因。
這時,他實際上就處於智慧的第二階段:“絕望之谷”。
經過一段時間的痛苦和絕望探索后,他將會在某一天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同樣的,這一天也有可能永遠不會來臨),於是,他在絕望中看到了一絲希望,就如同漂流海上的人看到陸地,沙漠迷路的人看到綠洲,他會拼盡全力的抓住這一希望,全力提升自己。
這時,他的這種執念會讓他的能力得到急速提升,自信水平也開始隨着能力提升,謹慎而緩慢的回升,他也就進入了智慧的第三階段:“開悟之坡”。
這一階段,人的能力是穩步提升的,雖然自信可能還會因為遭受新的打擊而重回絕望之谷,但是,總體而言,能力是一直穩步提升的。
我們縱觀三個階段,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無論是處於智慧的何種階段,改變的關鍵點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認知。一個人能否(或願意)認清現實,才是一個人能否進步的真正關鍵所在。
由此可知,對於一個人來說,最最重要事情,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見多識廣。(教育的意義正在於此)
見多識廣,既是一個人認清自己的唯一途徑,更是一個人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門。無論是處於何種目的,只要一個人尋求進步,那么就一定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去主動吸收盡可能多、盡可能廣的見識。而選擇(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閉着眼睛活在自己小世界的人,則注定是永遠愚昧和無知的。
附錄:測試自己的見識是否合格。
問題一:你是否洞悉一年內你圈子內發生的重大改變?
問題二:你是否洞悉國內一年內發生的重大改變?
問題三:你是否洞悉世界一年內發生的重大改變?
問題四:你是否洞悉其他專業領域(至少一個)一年內發生的重大改變?
回答一個“是”得1分。
0分:你實際上一無所知,現在的你愚昧、無知、自大。
1分:你有常識,但僅此而已。因為不知道什么原因,你停止了主動學習。
2分:你的見識勉強合格,因為你正在主動學習。但是由於你沒有足夠動力,所以你的思維也不會和普通人有本質上的區別。
3分:你見識超群,你的思維已經和普通人產生了本質上的區別,你拼命學習必定因為是有足夠的動力。這個動力很可能來源於絕望之谷。
4分:人的精力有限,能做到這一點的人,除了有超群絕倫的求知欲外,還必定掌握了特別的專業級信息獲取方法。所以,能同時做到這兩點的人,要么是新聞工作者,要么是真正大師級人物。
(轉自: 知乎@目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