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n和802.11b/g的區別是:802.11n是802.11b/g的升級版本,傳輸速度更快。802.11b,802.11g和802.11n是基於802.11無線傳輸協議的標准。802.11n是目前最先進的無線傳輸標准。”
對我們普通用戶來講,肯定是知道,最新的技術是最好的,802.11n速度是802.11g的12倍,傳播信號的范圍是是802.11g的4倍,當然價格也貴很多。對於三者的兼容性來講,是沒有問題的,802.11n技術與802.11b和802.11g技術所談到的兼容不同於以往,其優勢主要體現在混合模式下的運行和向下兼容性。在802.11n草案中,要求802.11n產品能夠在包含802.11g 和802.11b的混合模式下運行,且具有向下兼容性。而混合模式下的運行是指,不同於以前的專用網絡技術,802.11n網絡在和以前的產品一起運行時必須保持最適當的速度。向下兼容性保證在e68a84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65636635使用802.11n的條件下,基於現有標准的無線產品的運行能夠達到各自的最佳狀態。在一個802.11n無線網絡中,接入用戶包括有802.11b、802.11g和802.11n的用戶,這種情況下,802.11b的用戶與路由器連接是采用的802.11b標准,而802.11g的用戶連接是采用的802.11g標准,802.11n用戶是802.11n連接,在連接過程中所有類型的傳輸可以實現共存,這樣一來可更好的保障用戶對於802.11n的投資。
802.11協議簇是國際電工電子工程學會(IEEE)為無線局域網絡制定的標准。雖然WI-FI使用了802.11的媒體訪問控制層(MAC)和物理層(PHY),但是兩者並不完全一致。在以下標准中,使用最多的應該是802.11n標准,工作在2.4GHz頻段,可達600Mbps(理論值)。*IEEE 802.11,1997年,原始標准(2Mbit/s,工作在2.4GHz)。* IEEE802.11a,1999年,物理層補充(54Mbit/s,工作在5GHz)。*IEEE 802.11b,1999年,物理層補充(11Mbit/s工作在2.4GHz)。* IEEE 802.11c,符合802.1D的媒體接入控制層橋接(MAC Layer Bridging)。* IEEE 802.11d,根據各國無線電規定做的調整。* IEEE802.11e,對服務等級(Quality of Service,QoS)的支持。* IEEE 802.11f,基站的互連性(IAPP,Inter-Access Point Protocol),2006年2月被IEEE批准撤銷。* IEEE802.11g,2003年,物理層補充(54Mbit/s,工作在2.4GHz)。* IEEE802.11h,2004年,無線覆蓋半徑的調整,室內(indoor)和室外(outdoor)信道(5GHz頻段)。* IEEE802.11i,2004年,無線網絡的安全方面的補充。* IEEE802.11j,2004年,根據日本規定做的升級。* IEEE 802.11l,預留及准備不使用。* IEEE 802.11m,維護標准;互斥及極限。* IEEE 802.11n,2009年9月通過正式標准,WLAN的傳輸速率由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108Mbps,提高達350Mbps甚至高達475M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