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挺凄涼,但事實就是這樣。本人今年本命年,36歲,對失業恐慌。
一、大概6,7年前,我還在軟通做外包,做聯想的MES項目,項目組最多的時候80多人。也是個不小的項目,開發周期2年多。項目拆分成各種業務模塊。每個模塊都有帶頭技術大哥,后來我做的是Reporting這塊業務,技術大哥是微軟派來的,技術很牛B,那時候看,就像個帶有智能語音功能的百度,只要技術上有問題,問他准保給你准確答案。那時候,他的年齡在33歲左右。項目做完后,不斷的有同事離開項目組,最后聽說這個大哥回天津了。那時候他的年齡應該和我現在差不多,三十5,6歲。當時很不解,那么好的工作,那么多的工資,為什么選擇回老家。
二、昨天晚上和一個同學聊天,起因是,朋友圈高德地圖在找架構師。我這個同學,是個不穩定的份子,工資高一些就喜歡跳一下,所以職業生涯的履歷上,不太好看。聊了幾句,他告訴我他在家幾個月了,由於疫情影響,公司大面積裁員,過了年直接把他裁掉了。由於大公司都喜歡背調,所以他基本上在第一輪就被標為不穩定份子刷下來了。我問他有什么打算,他說,硬抗幾個月,實在找不到,就要離開了。具體去哪里,做什么,我沒有多問。
三、順着昨晚的事,和以前的同事聊了聊,得知另一個同事,前年在房價最高點的時候,回龍觀買了一套房子,貸款200多萬。每個月還款大概1萬大多,還款30年。首付的錢,東拼西湊借光了祖宗18代的錢和所有身邊同學朋友的錢,除了貸款,生個月還在留出固定資金還親戚朋友們的錢。去年失業了,一直沒聯系,現在未知。
上面三個人,基本都處在三十5,6歲的年齡,上有老,下有小,每天眼睛一睜開,一家子人都在等錢用。
我也是處在這個階段,年幼時不會了解這種恐慌。總覺得技術牛B,到哪都能混品飯吃。這話確實沒錯,如果這輩子不結婚、不買房、不生兒育女,自己怎么都不會餓死。年齡大了,你要承擔的不光是自己,而是整個家庭的生活壓力。
----------------
給一些年輕人的終告
一、輕點意淫,別覺得技術能解決一切,等你到了快40歲的時候,失業了都沒臉出去找工作,因為面試官有可能比你小10幾歲,獵頭也不是萬能的,一樣要看你的年齡。
二、如果打算在公司長期發展,一定要去掌握公司的核心業務。像做外包這種,趁早離職吧,如果公司震盪,你是第一個被裁掉的,並且外包沒什么業務積累和技術含量。
三、要想走技術這條路,在一個方向鑽研下去,做到業界領袖,否則什么都會,什么都不會,毫無競爭力。
四、在工作的業余時間,多看看其他的方面的投資理財產品,10年前買房,現在房子就是大坑,拿北京來說,前年買,400萬的房子現在350萬都賣不出去,兩年竟虧50萬起步。因此只能看看:基金、ETF、股票(風險大)、黃金實物這些。
這篇文章只是提前告訴那些意想天開的年輕程序員,生活是殘酷的,如果你不夠優秀,即使你在BAT,也是最先被輸送到社會的人才。所以,提前計划自己的未來。不要到了我們這個年齡才感覺到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