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及其組成
1.1 工作原理
控制系統中,給定量又稱為系統的輸入量,被控制量又稱為系統的輸出量。
輸出量的返回過程稱為反饋,它表示輸出量通過測量裝置將信號的全部或一部分返回輸入端,並與輸入量進行比較,比較結果稱為偏差。
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歸納如下:
- 檢測輸出量的實際值。
- 將實際值與給定值(輸入量)進行比較得出偏差值。
- 用偏差值產生控制調節作用去消除偏差。
這種基於反饋原理,通過“檢測偏差再糾正偏差”的系統稱為反饋控制系統。
可見反饋控制系統至少應具備測量、比較(或計算)和執行三個基本功能。
1.2 開環控制和閉環控制
實際的控制系統,根據有無反饋作用可以分為開環控制系統、閉環控制系統和半閉環控制系統三類。
1. 開環控制系統
系統只根據輸入量和干擾量進行控制,而輸出端和輸入端之間不存在反饋回路,輸出量在整個控制過程中對系統的控制不產生任何影響。
如果由於某種干擾作用使輸出量偏離原始值,它沒有自動糾偏能力,要進行補償,必須再借助人工改變輸入量。
開環系統的控制精度較低,優點是系統簡單。
2. 閉環控制系統
系統輸出端和輸入端之間存在反饋回路,輸出量對控制過程產生直接影響。
閉環的作用是應用反饋來減少偏差,因此,反饋控制系統必是閉環控制系統。
優點是控制精度高,但由於整個控制過程中始終存在着偏差,由於元件的慣性,若參數配置不當,很容易引起震盪,使系統不穩定,無法工作,即必須協調好精度與穩定性。
3. 半閉環控制系統
反饋信號不是直接從系統的輸出端引出,而是間接地取自中間的測量元件。
控制精度位於前面兩種控制系統之間,比閉環系統更易於實現系統的穩定。
1.3 閉環控制系統的組成
2 控制系統的基本類型
2.1 按輸入量的特征分類
2.2 按系統中傳遞信號的性質分類
連續控制系統以微分方程來描述系統的運動狀態,並以拉氏變換法求解微分方程;
離散控制系統以差分方程來描述系統的運動狀態,用Z變換法引出脈沖傳遞函數來研究系統的動態特性。
3 對控制系統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