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七和弦也可以將根音調到上方聲部,而把三五七音拉下來。這就形成了三種轉位。
【三轉位】
第一轉位為三音在低音聲部,七音和根音在其上方構成五六度音程,稱為“五六和弦”。
第二轉位五音在低音聲部,七音和根音在上方構成三四度音程,稱為“三四和弦”。
第三轉位七音在低音聲部,七音和根音挨在一起構成二度,稱為“二和弦“。
【和聲寫作時的省略】
屬七和弦一般不做省略,但有時可以根據需要省略三音或五音,而重復五音或根音。三音與七音因構成了不協和音程減五度,故不應重復。
【轉位屬七和弦的解決】
(1)最典型的解決仍然是導音向上一級,七音向下一級,五音隨便向上下,根音不動。
根據低音進行的方向,五六和弦進行到主和弦,三四和弦進行到主和弦/六和弦,二和先進行到六和弦。
(2)主-三四-六的進行中為避免在六和弦重復三音,可以將七音上行。
(3)解決到I時可以在上聲部使用跳進,以活躍旋律。但七音與三音仍保持級進解決。
【轉位屬七和弦的運用】
轉位屬七和弦除了一般情況下進行到主和弦的寫作方法之外,還可以與主和弦多次交替以構成平穩的低音線條。從此角度理解,也可以稱其為經過性、輔助性的和弦。除此之外,也可以交替運用屬七和弦的各種轉位。(這么用是為了干啥……呃呃呃,沒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