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由表
- 目的地址(Destination):用來標識IP數據包的目的地址或目的網絡。
- 網絡掩碼(Mask):在IP編址課程中已經介紹了網絡掩碼的結構和作用。同樣,在路由表中網絡掩碼也具有重要的意義。IP地址和網絡掩碼進行“邏輯與”便可得到相應的網段信息。
- 網絡掩碼的另一個作用還表現在當路由表中有多條目的地址相同的路由信息時,路由器將選擇其掩碼最長的一項作為匹配項。
- 輸出接口(Interface):指明IP數據包將從該路由器的哪個接口轉發出去。
- 下一跳IP地址(NextHop):指明IP數據包所經由的下一跳路由器的接口地址。
- 路由表中優先級、度量值。
優先級數值越小,越優先。常用的路由協議優先級如下:
度量值(metric)
路由器無法用優先級來判斷最優路由,則使用度量值(metric)來決定需要加入路由表的路由。
一些常用的度量值有:跳數,帶寬,時延,代價,負載,可靠性等。
跳數是指到達目的地所通過的路由器數目。帶寬是指鏈路的容量,高速鏈路開銷(度量值)較小。metric值越小,路由越優先;因此,圖示中metric=1+1=2的路由是到達目的地的最優路由,其表項可以在路由表中找到。
二、靜態路由
靜態路由是指由管理員手動配置和維護的路由。適用於較簡單的網絡,和在復雜網絡中的內部設備與外部網絡對接。
靜態路由:
[RTB]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255.0 10.0.12.1
[RTB]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255.0 Serial 1/0/0
[RTB]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4 Serial 1/0/0
負載分擔:靜態路由支持到達同一目的地的等價負載分擔。
[RTB]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255.0 10.0.12.1 [RTB]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255.0 20.0.12.1
路由備份:浮動靜態路由在網絡中主路由失效的情況下,會加入到路由表並承擔數據轉發業務。
[RTB]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255.0 10.0.12.1 [RTB]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255.0 20.0.12.1 preference 100
正常情況下,這兩條靜態路由是等價的。通過配置preference 100,使第二條靜態路由的優先級要低於第一條(值越大優先級越低)。當主路由發生故障時,優先級preference 100的路由才生效。
缺省路由:
- 缺省路由是目的地址和掩碼都為全0的特殊路由。
- 如果報文的目的地址無法匹配路由表中的任何一項,路由器將選擇依照缺省路由來轉發報文。
- 缺省靜態路由的默認優先級也是60。在路由選擇過程中,缺省路由會被最后匹配。
[RTA]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0.12.2 [RTA]ip route-static 0.0.0.0 0 10.0.12.2 GigabitEthernet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