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網絡地址( Destination):用於標識IP包要到達的目的邏輯網絡或子網地址。
2.掩碼(Mask):與目的地址一起來標識目的主機或路由器所在的網段的地址。將目的地
址和網絡掩碼“邏輯與”后可得到目的主機或路由器所在網段的地址。
3下一跳地址( Gateway):與承載路由表的路由器相接的相鄰的路由器的端口地址,有時
我們也把下一跳地址稱為路由器的網關地址。
4.發送的物理端口( Interface):數據包離開本路由器去往目的地時將經過的接口。
5.路由信息的來源( Owner):表示該路由信息是怎樣學習到的。路由表可以由管理員手工
建立(靜態路由表);也可以由路由選擇協議自動建立並維護。路由表不同的建立方式
即為路由信息的不同學習方式。
6.路由優先級( Priority):也叫管理距離,決定了來自不同路由來源的路由信息的優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