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項目開發時為什么要先寫接口,再寫實現類?


原因如下:

分別定義接口和實現類是java架構思想中的開閉原則擴展開放,修改關閉的體現,例如:

假如你這個注冊剛開始是對國內用戶開放,中國用戶注冊成功返回“注冊成功”,隨着業務擴展,需要海外用戶開放,假如美國用戶返回“register success”,如果你有接口,可以再美國的AmericaUserServiceImpl.java中實現一個UserService.java的接口,來定義美國用戶的注冊業務,而不是在之UserServiceImpl.java中增加if else來對不同邏輯進行處理,這樣,后續如果某個地區的注冊業務有變動,只需要修改對應地區的實現類,修改不會影響到其他地區的實現類,降低了耦合性。

那是不是所有的項目都應該用到這樣思想呢?

對於小型項目來說,確實可以不用多寫一個接口,直接寫實現類就可以了。

接口+實現類是一種良好的編碼習慣而已。就好像寫代碼時候的縮進和駝峰命名法。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