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开发时为什么要先写接口,再写实现类?


原因如下:

分别定义接口和实现类是java架构思想中的开闭原则扩展开放,修改关闭的体现,例如:

假如你这个注册刚开始是对国内用户开放,中国用户注册成功返回“注册成功”,随着业务扩展,需要海外用户开放,假如美国用户返回“register success”,如果你有接口,可以再美国的AmericaUserServiceImpl.java中实现一个UserService.java的接口,来定义美国用户的注册业务,而不是在之UserServiceImpl.java中增加if else来对不同逻辑进行处理,这样,后续如果某个地区的注册业务有变动,只需要修改对应地区的实现类,修改不会影响到其他地区的实现类,降低了耦合性。

那是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应该用到这样思想呢?

对于小型项目来说,确实可以不用多写一个接口,直接写实现类就可以了。

接口+实现类是一种良好的编码习惯而已。就好像写代码时候的缩进和驼峰命名法。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