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體的四種定義方法


1.先定義結構體類型,再定義結構體變量

struct student{

int data;

};

struct student stu1;//stu1為student的結構體變量

2.定義結構體變量的同時,定義結構體變量

struct student{

int data;

}stu1;

如果想要繼續定義結構體變量

struct student stu2;//這樣既可以再次定義結構體變量

3.不定義結構體類型,而直接定義結構體變量

struct{

int data;

}stu1;

這樣做的缺陷很大,這樣的話我們就不能再次定義stu1該類型的結構體變量了,可移植性非常差,也不靈活。

4.用typedef 來定義結構體變量及類型

typedef sturct node{

int data;

}Binode;

這樣定義的話,結構體類型的名字就有了兩個分別為node和Binode

自然定義結構體變量的方式也就有了兩種

1.struct node val1

2.Binode val2

我在寫代碼時一般采用該種方法,個人喜好。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