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
傳輸介質
結構
電源接口(
POWER):接口連接電源。
工作原理示例
(3)路由器2重復路由器1的工作,並將數據包轉發給路由器5。
(4)路由器5同樣取出目的地址,發現12.0.0.5就在該路由器所連接的網段上,於是將該數據包直接交給工作站B。
(5)工作站B收到工作站A的數據包,一次通信過程宣告結束。
-
路由表
路由表與FIB
每個路由器中都有一個路由表和
FIB(Forward Information Base)表:路由表用來決策路由,FIB用來轉發分組。路由表中有三類路由:
(1)鏈路層協議發現的路由(即是
直連路由)
(2)
靜態路由
(3)動態
路由協議發現的路由。
FIB表中每條轉發項都指明分組到某個網段或者某個主機應該通過路由器的那個物理接口發送,然后就可以到達該路徑的下一個路由器,或者不再經過別的路由器而傳送到直接相連的網絡中的目的主機。
路由表項
路由表中的表項內容包括:
-
destination:目的地址,用來標識IP包的目的地址或者目的網絡。
-
mask:網絡掩碼,與目的地址一起標識目的主機或者路由器所在的網段的地址。
-
pre:標識路由加入IP路由表的優先級。可能到達一個目的地有多條路由,但是優先級的存在讓他們先選擇優先級高的路由進行利用。
-
cost:路由開銷,當到達一個目的地的多個路由優先級相同時,路由開銷最小的將成為最優路由。
-
interface:輸出接口,說明IP包將從該路由器哪個接口轉發。
-
nexthop:下一跳 IP地址,說明IP包所經過的下一個路由器。
分類
1.靜態路由表
靜態路由是由管理員在
路由器中手動配置的固定路由,路由明確地指定了包到達目的地必須經過的路徑,除非
網絡管理員干預,否則靜態路由不會發生變化。靜態路由不能對網絡的改變作出反應,所以一般說靜態路由用於網絡規模不大、
拓撲結構相對固定的網絡。
特點:
1、它允許對路由的行為進行精確的控制
2、減少了
網絡流量
3、是單向的
4、配置簡單
2.動態路由表
動態路由表是指動態路由協議(如RIP)自動建立路由表,當你去掉一條連線時,它會自動去掉其路由。路由器的每一個接口對應不同網絡,而一條連接兩個路由器連線的兩個端點IP應該屬於同一網絡。 設置的IP地址時,如果路由器的其它端口已有這個網絡了,則提示已有這個網絡,並顯示對應的端口。
特點:
1、節點增刪時工作量少
2、網絡拓撲變化,協議自動調整
3、配置不易出錯
4、對網絡擴容性好
5、需要占用路由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