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金蝶實際成本在制品材料分配詳解


解釋:以下文檔來自金蝶K3 WISE 15.0產品說明文檔

1.參與分配標准列分配

【應用場景】:適用於對於材料費用分配沒有特殊要求的企業,在產品和完工產品分攤沒有特別需要注意的企業。
【備 注】:在產品材料成本不單獨計算,在產品和完工產品的成本按在產品分配標准列所選定的標准進行計算。
【特別說明】:該分配標准與在產品分配標准相關,已(以)在產品分配標准為准。
【計算公式】:以在產品分配標准為“按完工產量計算”,材料費用分配為“參與分配標准列”,舉例說明公式:
期末在產品材料費用=(本期總投入材料費用/本期總投入產量)*期末在產品產量
【舉 例】:藍海機械有限公司,本期總共投入材料費用為23600元,本期完工入庫560瓶,期末在產品450瓶,本期期末在產品的材料費用是多少?
按照公式計算如下:
期末在產品材料費用=(23600/1010)*450=10514.85

 2.完工產品按BOM計算

【應用場景】:該分配標准適用與企業材料一次性投入並且嚴格按照投料單進行領料,期末又有在產品,材料成本不能全部分攤到完工產品上的企業。
【備 注】:使用該分配標准時,對於BOM單上未列示的材料費用,而實際已領用,則在完工材料成本中只反映BOM單上的材料費用,與實際的差異反映到在產品成本,在進行在產品分配之前,首先判斷此成本對象是否有在產品,如沒有在產品,則完工產品成本不按此規則進行操作;如有在產品,則按上述公式進行成本計算。
當材料領料未領夠,而完工產品的直接材料按BOM計算會造成材料總成本不夠分配,這種情況成本對象的在產品材料成本記錄將此材料成本計為零,完工產品的此材料費用為投入的材料費用,不按BOM計算。
【特別說明】:使用該分配標准,與BOM有效期管理有關,另外制造企業使用了工程變更后也啟用了BOM有效期管理,使用該分配標准計算有影響,數據會出現不准確的情況。
【計算公式】:完工產品材料成本=BOM的材料用量*完工產量數*材料出庫平均單價
材料出庫平均單價=(期初在產品材料成本+本期出庫材料成本)/(期初在產品材料數量+本期出庫材料數量)
在產品的材料成本=分攤到成本對象的材料成本-完工產品材料成本
【舉 例】:藍海機械有限公司,生產55t整機用於出售,該產成品的BOM結構如下圖:
55t整機(自制)用量1
|                \
軸承(外購)用量2      潤滑油(外購)用量1
本期生產55t整機100台,領用軸承200個,金額20000元,潤滑油100個,金額1000元,領用共耗料機油20元,本期完工20台,80台在產品。按公式計算:
材料出庫單價 軸承=20000/200=100 潤滑油=1000/100=10
完工產品材料成本=2*20*100+1*20*10=4200
在產品材料成本=20000+1000+20-4200=16820
機油是共耗,沒有在BOM中體現,按照公式分攤到在產品上。

 簡單理解:

適用:實際領料與BOM一致,即使有差異也是金額很少(共耗材料是整體分攤費用)的情況

3.在制品由未關閉生產任務單對應領料單計算

【應用場景】:該分配標准適用於生產任務單周期短,且月末未關閉的生產任務單少的企業。
【備 注】:在產品的材料成本等於未關閉(即未結案)生產任務單所關聯的領料單材料成本,如果未關閉的生產任務單有部分完工入庫,所關聯的領料單材料成本也是歸集到在產品的材料成本。此處的關閉是指任務單的結案時間在本期。
【計算公式】:由成本對象 搜索與之關聯的生產任務單,判斷生產任務單的關閉狀態及關閉時間;對於未關閉的生產任務單,搜索與之關聯的領料單;將關聯的領料單材料成本歸集到在產品的材料成本。

完工產品=總成本-在產品材料成本
【舉 例】:藍海機械有限公司,生產55t整機,本期下達(一張)任務單(數量為)100個,關聯任務單生成該55t整機成本對象的領料單領用金額為5000元。本期完工入庫99個,有1個未入庫,任務單沒有結案,按照上述公司計算:
在產品材料成本=5000元,完工產品=5000-5000=0
未結案的任務單對應的領料單按照該公式都為在產品的材料成本。

簡單理解:

不管部分入庫多少,未關閉MO對應領料單的材料成本全部作為在制品成本

缺點:如果材料成本占產成品成本比重很大,或者材料金額很大的情況下,會導致成本失真

(該產品完工99個完工入庫單,計算的當期單個成本會比標准少,下個月單個成本會比標准大)。

 

4.完工產品按投料單計算

【應用場景】:該分配標准適用於用戶至少使用了生產任務管理模塊,任務單有對應的投料單;生產過程替代料頻繁使用,但生產過程嚴格按投料單領料生產,任務單完工產品材料成本與投料單差異不大的企業。
【備 注】:該分配標准與系統參數設置-“分配標准值為投料單時,按部門計算”有關,當不勾選該參數時,由於實際成本系統計算的是部門產品成本,因此投料單也是以各個部門的本期加權投料單數量計算分配率,當勾選該參數時,是按照單個部門內的本期加權投料單數量計算分配率。
【計算公式】:完工產品材料成本=sum(sum投料單物料計划投料數量/sum任務單計划生產數量×成本對象本期完工入庫數量×材料出庫平均單價)
材料出庫平均單價=(期初在產品材料成本+本期出庫材料成本)/(期初在產品材料數量+本期出庫材料數量)
在產品的材料成本=分攤到成本對象的材料成本-完工產品材料成本
【舉 例】:藍海機械有限公司,機加車間和裝配車間同時生產55t整機,BOM結構如下:
55t整機(自制)用量1
|               \
軸承(外購)用量2    潤滑油(外購)用量1
嚴格按投料單領料,機加車間生產55t整機100台,按投料單全部領用,軸承數量150,金額2500元,潤滑油數量10,金額1000元,本期完工20台,裝配車間生產55t整機200台,按投料單全部領用軸承數量300,金額5000元,潤滑油數量30.金額2000元,本期完工50台。軸承和潤滑油是同一個倉庫出庫的。完工材料成本按照投料單:
當勾選參數[分配標准值為投料單時,按部門計算]結果如下:材料出庫單價:軸承=(2500+5000)/(150+300)=16.67
潤滑油=(1000+2000)/(20+30)=60
機加車間:完工材料成本={(2*100)/100}*20*16.67+{(1*100)/100}*20*60=1866.8
在產品材料成本=2500+1000-1866.8=1633.2
裝配車間:完工材料成本={(2*200)/200}*50*16.67+{(1*200)/200}*50*60=4667
在產品材料成本=5000+2000-4667=2333
不勾選參數“分配標准值為投料單時,按部門計算”結果如下:
機加車間:完工材料成本={(2*100+2*200)/(100+200)}*20*16.67+{(1*100+1*200)/(100+200)}*20*60=1866.8
在產品材料成本=2500+1000-1866.8=1633.2
裝配車間:完工材料成本={(2*100+2*200)/(100+200)}*50*16.67+{(1*100+1*200)/(100+200)}*50*60=4667
在產品材料成本=5000+2000-4667=2333

簡單理解:

適用:實際領料與BOM基本一致,但經常存在物料替代情況(數量、金額相近)

5.在制品按材料盤點計算

【應用場景】:該分配標准適用於月末車間盤點時,只能出具材料的盤點統計數據,且共用材料占的比重大,無法折算為產品數量;產品預計投產量大,並有相應領料,而車間實際生產量小,未耗用的材料做假退料處理比較繁瑣,且按其它分攤方式計算完工成本會導致完工成本失真的企業。
【備 注】:在進行在產品分配之前,系統首先判斷設置了該標准的成本對象是否全部完工或全部在產,只有當成本對象同時存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時才會按此標准進行計算。
【計算公式】:該標准首先對(在產品材料盤點錄入)中錄入的材料進行判斷:錄入了成本對象的材料將直接作為該成本對象的在產品材料成本,錄入了成本對象組的材料將在成本對象組中進行分配,分配的結果作為對應成本對象的在產品材料成本;對於部門共耗的材料將在部門內投產的成本對象之間進行分配,並用各成本對象耗用材料的數量(包括期初和本期數據)作為分配權重進行分配,分配時不論成本對象是否設置了該標准,只要成本對象耗用了盤點表錄入的材料均納入分配范圍。
【舉 例】:藍海機械有限公司,機加車間生產55t整機。BOM如下:
55t整機(自制)用量1
|              \
軸承(外購)用量2    潤滑(外購)用量1
本期總共投入材料費用為23600元,本期完工入庫560瓶,期末在產品材料盤點軸承200元,潤滑油100元,還有一個材料機油共耗錄入到該成本對象10元,按照公式計算如下:
在產品材料成本=200+100+10=310
完工產品材料成本=23600-310= 23290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