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作業屬於那個課程 |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
我在這個課程的目標是 |
這個作業在那個具體方面幫助我實現目標 |
參考文獻 |
1.PTA實驗作業

1.1 計算序列 1 + 1/3 + 1/5 + ... 的前N項之和
1.1.1數據處理:
運用了for(i=1; i<=N;i++)語句
表達式:sum=sum+item
1.1.2實驗代碼截圖

1.1.3 造測試數據
輸入數據 |
輸出數據 |
說明 |
10 |
sum=2.133256 |
前十項數列求和為2.133256 |
23 |
sum = 2.549541 |
前二十三項數列求和為2.549541 |
1.1.4 PTA提交列表及說明

- 答案錯誤:小數點后3位數錯寫成6位數,而且忘記加了分號。
- 部分錯誤的情況:沒有正確使用變量flag
1.2本題要求編寫程序,計算交錯序列 1-2/3+3/5-4/7+5/9-6/11+... 的前N項之和。
1.2.1數據處理
- 數據表達:使用了整形變量denominator,N,i,flag,分別代表第i項的分母,N值,i項,第i項的符號。雙精度浮點型變量sum,item,分別表示輸出值,第i項的值。
- 數據處理:使用了for的語句,屬於計數型循環。表達式:item=flag*(double)i/denominator;sum+=item;flag=-flag;denominator=denominator+2;
1.2.2實驗代碼截圖

1.2.3造測試數據
輸入數據 |
輸出數據 |
說明 |
1 |
1.000 |
最小正整數0 |
0 |
0.000 |
使用臨界值0 |
-3 |
0.000 |
使用負數測試 |
5 |
0.917 |
使用題目數字測試 |
10000 |
0.393 |
使用較大數據 |
1.2.4PTA提交列表及說明

- 答案錯誤:double精確度忘記寫了,導致結果一直不變
-答案錯誤:少寫了;,以后多加注意。
2.代碼互評(5分)
同學代碼截圖(郭麗飛)

自己代碼截圖

- 代碼分析
1.使用的變量和數量不一樣以及放置位置有所不同。
2.我使用的是double解決的輸出問題,用numerator替換。學到了。
3.學習總結(15分)
3.1 學習進度條(5分)
周/日期 |
這周所花的時間 |
代碼行 |
學到的知識點簡介 |
目前比較迷惑的問題 |
10.14~10.20 |
36h |
80 |
掌握使用for循環語句 |
對多種循環結構不夠了了解以及分支結構和循環結構同時使用的編程先后。 |
3.2 累積代碼行和博客字數(5分)

3.3 學習內容總結和感悟(5分)
3.3.1 學習內容總結
1.本周主要學習了for語句來實現循環,for語句中fahr++相當於fahr= fahr+1。。循環體語句只能是一條語句。如果是多條語句組成,必須用大括號把它們括起來,變成一條復合語句。
2.
3.學習了item為浮點型變量,可用來表示第i項。學習了用變量flag表示每一項的符號。denominator表示每一項的分母。如果輸出是要保留幾位小數,可以加入double。
3.3.2 學習體會
1.PTA作業相對博客園簡單一些,加了互相學習代碼的環節,可以共同進步。
2.對待自己的專業科目要認真對待,在自學的前提下,課下積極找老師同學學習,
3.編程需要認真對待,錯了一個字母符號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