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PS信息物理系統


一、基本概念

信息物理系統(CPS,Cyber-Physical Systems)是一個綜合計算、網絡和物理環境的多維復雜系統,通過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rol)技術的有機融合與深度協作,實現大型工程系統的實時感知、動態控制和信息服務。CPS實現計算、通信與物理系統的一體化設計,可使系統更加可靠、高效、實時協同,具有重要而廣泛的應用前景。
  信息物理系統包含了將來無處不在的環境感知、嵌入式計算、網絡通信和網絡控制等系統工程,注重計算資源與物理資源的緊密結合與協調,主要用於一些智能系統上如設備互聯,物聯傳感,智能家居,機器人,智能導航等。
  此外何積豐院士認為,CPS的意義在於將物理設備聯網,特別是連接到互聯網上,使得物理設備具有計算、通信、精確控制、遠程協調和自治等五大功能。

二、起源和發展

CPS這個詞起源於美國(2006年2月發布的《美國競爭力計划》),火爆於德國,雛形產生於日本,並將對世界發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2005年5月,美國國會要求美國科學院評估美國的技術競爭力,並提出維持和提高這種競爭力的建議。5個月后,基於此項研究的報告《站在風暴之上》問世。在此基礎上於2006年2月發布的《美國競爭力計划》則將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sSystem,CPS)列為重要的研究項目。到了2007年7月,美國總統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PCAST)在題為《挑戰下的領先——競爭世界中的信息技術研發》的報告中列出了八大關鍵的信息技術,其中CPS位列首位,其余分別是軟件、數據、數據存儲與數據流、網絡、高端計算、網絡與信息安全、人機界面、NIT與社會科學。
  德國為了“確保制造業的未來”,提出了工業4.0的概念,核心就是CPS系統,並成為了火爆全球的概念,這主要得益於德國雄厚的工業基礎,特別是數控設備為代表的機械,以及發展迅速的德國信息技術;
  日本MAZAK在多年前就推出了CPC系統。其CPC是 Cyber Production Center的簡稱,中文是智能生產中心,這是一套工廠內實現網絡化管理的軟件,通過將機器、加工程序、夾具以及生產日程安排等所有的數據都進行共享,從而實現對工廠的實施管理,幫助用戶工廠實現智能化,該軟件由四個系統構成,它們分別是:加工程序自動編制系統(CAMWARE)、智能化日程管理(Cyber Scheduler)、智能刀具管理(Cyber Tool Manager)和智能監控系統(Cyber Monitor)。這套系統推出后,很多參觀者嘆為觀止,評價很高。但由於這套系統開放性較差,不兼容其他控制系統,所以在市場上並沒有引起大規模應用,但其理念卻是非常領先的。
  對於CPS廣闊的應用前景,應用下我們的何積豐院長的話:“下一代工業將建立在CPS之上,隨着CPS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使用計算機和網絡實現功能擴展的物理設備無處不在,並將推動工業產品和技術的升級換代,極大地提高汽車、航空航天、國防、工業自動化、健康/醫療設備、重大基礎設施等主要工業領域的競爭力。”

三.我的理解

CPS信息物理系統其實和物聯網很像,但有着本質的區別。
  物聯網以及傳感網,最擅長的是基於無線連接的,主要實現的是感知,對於控制成分很少。就像現在我們在辦公室里在手機上按下按鈕,家里的所謂的智能電飯煲就開始煮飯了。
  而CPS在實現信息傳遞之外,協調能力,計算能力更加強大,從而實現自治。同樣是我在辦公室在手機上按下按鈕,家里面基於CPS的智能機器人,就可以通過網絡收集到我最近今天的身體狀況,飲食習慣,食品市場情況等等信息,根據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得出應該做怎樣的飯,怎樣的菜的結論,最后再把飯菜做出來。沒錯智能機器人也屬於CPS的應用范圍。
  從兩種情況的對比,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到物聯網和信息物理系統之間的差距。物聯網就像現在的瘦客戶端,而CPS就是胖客戶端,基於CPS的硬件可以通過收集信息,將信息的處理分析過程在本地進行,這就需要物理硬件有很強大的計算能力,能夠適應海量運算。這也是現在研究的一個難點。
  當然信息物理系統涉及的學科方向很廣,包含傳感網絡,嵌入式計算,網絡通信,網絡控制,數據處理等等。我現在才剛剛了解這個領域。不過能夠有機會接觸到這個能夠改變世界的研究領域,應該是一件比較幸福的事。

參考文獻:

1.朱鐸先的博客——談工業4.0的核心——CPS信息物理系統
2.巴宇;劉嬈;李衛東: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研究綜述
3.朱素果;曾碧:CPS技術發展研究

轉載自海呆呆の博客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