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鏈簡介


區塊鏈包括公鏈和聯盟鏈,公鏈大家都很熟悉,比特幣、以太坊等。參與公鏈記賬的節點可以隨時加入或者退出這個系統。公鏈采用的共識協議,如POW和POS都是概率型共識協議,也就是說節點獲得記賬權利的概率和算力(POW)或者股份(POS)有關。與分布式數據庫相比,區塊鏈的安全性和信任模型都是不一樣的。

 傳統的數據庫采用的crash-failure模型,就是說一個出錯的節點會停止發送或者響應請求。而區塊鏈系統在一個更為惡劣的環境下運行,因此使用了更強的失敗模型,即拜占庭失敗(存在惡意偽造消息的攻擊者的情況下)。

區塊鏈是一種數據結構,每一個區塊中包含交易信息,區塊之間用hash指針前后鏈接,以達到不可篡改的安全保護。區塊鏈可以被看作一種分布式記賬系統,賬本是需要在多個節點形成共識、備份的。如果要達成多節點之間的賬本信息同步,傳統的數據庫集群可能會采用的方式是主從(Master-slave)或者主主(master-master)復制,在這種情況下對交易的順序和更新記錄是信任的;對於區塊鏈系統來說,由分布式節點達成共識,信任共識產生的賬本交易順序。

區塊鏈系統一般使用的共識算法可以分為兩類:CFT和BFT。Crash Fault Tolerant是指無惡意節點的情況下的容錯,如Paxos、Raft算法。Byzantine Fault Tolerant是指有惡意節點的情況下的容錯,如PBFT、POW算法。

聯盟鏈中比較有名的就是我們本次項目使用的HyperLedger Fabric底層區塊鏈平台,目前該項目由Linux基金會托管,國內外許多開發者都對項目代碼進行貢獻,IBM對其也是貢獻頗多。與公鏈不同,在聯盟鏈中,節點在加入聯盟前就預先定義了身份信息。可以認為在聯盟鏈中,節點之間互相不信任(或者弱信任),但是可以通過共識算法中的簽名、信息校驗等手段,確認其他節點記賬的真實、准確性。

一個比較好的場景是跨境支付,兩家公司在不同的國度,通過聯盟鏈節點的共識記賬,可以從數字簽名(信息交互)的角度確認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交易賬本的一致性,由此構建信任,並增加安全性,對傳統的業務流程進行改變。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