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移動次數=總移動次數/移動情況個數
假設線性表的長度為n,那么插入位置有n+1個,也就是說,有n+1個移動情況
插入第一個位置時需要移動n次,第二個位置需要移動n-1次,以此類推,總移動次數=n+(n-1)+(n-2)+...+2+1+0=n(n+1)/2,共有n+1個插入位置,所以平均移動次數為n/2。
線性表有n個元素,所以刪除位置有n個
刪除第一個節點要移動n-1次,刪除第二個要移動n-2次...所以總移動次數=(n-1)+(n-2)+(n-3)+...+2+1+0=n(n-1)/2,共有n個刪除位置,所以平均移動次數為(n-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