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國賽完,小結一下。
三四個月前,不知腦子被驢踢了還是咋滴,想玩玩數模,和一個數模社的朋友提過,校內賽選拔培訓隊伍時,他就把我推給他兩個缺編程手的朋友,報了數模校內賽,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暑假,在acm暑訓混了半個多月后轉戰數模,發現不是玩數模,是被數模玩。信誓旦旦想學點其他類型的算法,看看能不能在acm用上,一個多月來,高大上的算法比如遺傳、神經網絡、模擬退火沒學會,倒是會了一些亂七八糟的小東西,例如層次分析、聚類分析、回歸分析啥的。
第一天培訓時就是葡萄酒題目,說實話第一天我就想回家學java或者打acm,但礙於面子不敢說,就怕隊友向我數模社的那位朋友投訴,你這推的啥人啊,組隊的時候說得天花亂墜,培訓剛開始就想退?然后我就慢慢熬着,十幾天后,和隊友混熟了,吃飯時候知道原來也有一個隊友第一天就想退了,和我一樣不好意思說出來,而且人家是數院的,看數模看得比我重,所幸隊友很好相處,每天趣事挺多,三天做題,半天聽人答辯,半天浪。每天都痛苦並快樂着。
終於迎來了國賽,我先到課室,點開AB看出是物理分析題,C偏向編程,就很高興地在微信和隊友說,不用看了直接選C。然后找了三個多鍾數據,啥都沒撈到,隊友233表示今晚找下去還沒找到就換題,我也只能答應,在凌晨1點也沒找到好的數據,確定換題A,回宿舍睡覺。
第二天早上七點到場,A,工業物理題,培訓被系泊系統這類物理題虐得沒脾氣,當初我們連第一問都沒做完!轉到A我也沒脾氣了,沒辦法,B也是力學物理,資料比A難找,A倒是有很多工業資料。時間不斷地流逝,我和廢人一樣無所事事,查資料又看不懂,終於在下午2點半隊友都沒有成果得時候,我強勢提出轉回C題。本來隊友想堅持到下午5點沒成果再換題,在下午4點我再次提出換題,即使C題需要的資料屬於商業機密,但是別人也一樣找不到,哪怕偽造數據我們也能做完,每年大把人被取消資格,據說做完哪怕很差也能混到安慰獎,但是AB想做完難度就很大了,我幾乎幫不上忙,那些密密麻麻得公式看着都頭痛,用matlab編碼我也不是很熟悉,C題可以用C編碼。隊友都是統數的,情況比我好一點,但是隊友黃小如主寫論文,讓233一個人做完是不切實際的。再次回到C題,中途換題真是刺激,找數據到凌晨4點多,找到一些零零散散的數據,模型也有些眉目,就散了回宿舍睡覺。
第三天我睡過頭了八點才起,到了課室,第2題具體數據還是沒找到,大致都確定了模型,第一題用層次分析和一個沒聽過的回歸,第二題不知道是啥!問隊友,隊友說:“你不用管模型,去把第3第4題的代碼敲出來。” 沒有編程,看來就是傳說中的語文建模了,着手第三題用仿真BRT模型中間開口找出每次開口的效果差別,第4題暴力貪心+模擬編程跑出數據再靠語文建模吹,編碼肝到早上四點多還沒搞完,都沒回宿舍,課室睡覺到六點多起來繼續肝。
第四天中午跑出了數據但是很奇怪,不知如何分析,說了一句要不要偽造數據,頓時附近的朋友都笑了,直到下午三點多終於完善了,哪怕模型缺點很多,但是至少做完了,做完了才有分。寫作手黃小如一路寫到晚上7.+寫完,過8點直接交,數模比賽算是結束了。
看到票圈有人發文中秋的月亮像極了同心鼓,慶幸沒有選B,不然月圓之日都會被同心鼓的恐懼支配。
從第1天想放棄堅持到國賽完,每天痛苦並快樂着,至少沙雕隊友能帶來快樂,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感悟頗多,后悔也回不去了,但是!這輩子再也不敢碰數模了!!!太殘酷了!
都怪18年題目太簡單,B題RVG模型可以仿真直接跑出最優解,出題人可能想着19年出難一點,然后控制不住難度。
這次的歷程大概就是:
看題→驚喜有編程題→立馬定題→找數據懷疑人生→被迫換題→換題后和廢人一樣,再次懷疑人生→提出換題→換題后退無可退→熬夜肝→被編碼細節逼急了→作出假設方便編碼→用仿真跑出看似作假的數據→根據編碼語文建模→緊張提交→完結撒花→定時間吃散伙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