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 re:Invent 2019參會有感


感謝AWS方面的邀請,以及公司給予的機會,近期有幸赴美參與了享有盛名的AWS re:Invent大會。會議期間自己還算勤勉,參加了盡可能多的session。現筆者也已回到國內,交個作業,寫一篇短文作為總結。

關於此次re:Invent 2019新推出的許多功能,已有技術媒體作了第一時間的報道,例如大家可參看InfoQ的這篇文章。於我而言印象比較深刻的新發布,有基於新一代自研ARM芯片Graviton2的M6g/R6g/C6g實例,S3的Access Points特性,RedShift的RA3實例和AQUA硬件查詢加速器(有限預覽),以及堪稱新一代機器學習IDE的SageMaker Studio等等。AWS一如既往地展現了其雲服務令人驚嘆的廣度和深度。在此我們就不一一贅述了,之后有機會也許可以進行一些專題討論。

當然,在和同行交流的時候,也有人拋出疑問,這次似乎缺少了像17年SageMaker和18年QLDB這樣開辟或攪動全新領域的雲服務。進一步來說,雲計算一路狂奔發展到現在,是否步伐會開始變得慢下來?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尖銳,但筆者持樂觀的態度。大領域開創性全新服務的減少是發展的必然,這或許標志着雲計算“跑馬圈地”式時代的結束,同時進入“潤物細無聲”式的新階段,反過來也說明雲計算已逐步走向成熟。接下來,務實地落地、改進、融合、延申,將是未來雲計算發展的主旋律——近期圍繞着Redshift的一系列更新和增強就是很好的例子。現在的各行業客戶,已經不是一個新概念或原型系統就能夠買單的了,而是對於雲產品的質量和靈活度有着越來越高的要求,也對雲的價格效能(price performance)愈發關注。

第二個感受,是雲對於企業架構和組織的適配進入了新階段。幾天中參與了不少與account管理、目錄服務、認證授權、混合組網等相關場次,感覺到AWS雲與復雜企業環境的適配已經做得非常深入。同一件事情往往會提供多種不同的做法,以應對不同場景的需求。“企業級”這三個字,已是當之無愧。

最后第三點,則不得不稱贊一下re:Invent會議的組織與安排。作為一個數萬人參與的大會,其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實為業界罕見。而當你身在其中,又能夠感受到一切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不論是每個早晨今日亮點的郵件介紹、信息豐富的會議專屬APP,還是線下現場的引導組織,和串聯多個場地的穿梭巴士,所有安排都清晰明了、井井有條。而氣勢恢宏的會議場地和極具水准的現場樂隊更是將Keynote等重要活動的氣氛烘托得熱烈非常。

套用一句流行語,這是一次勝利的大會,團結的大會。因為除了眾多的客戶,也有大量生態合作伙伴參會,展台區域始終人頭攢動、摩肩接踵。re:Invent 2019,AWS再次展現了其超強實力和超高人氣,也繼續引領着雲計算行業發展。

“雲間拾遺”專注於從用戶視角介紹雲計算產品與技術,堅持以實操體驗為核心輸出內容,同時結合產品邏輯對應用場景進行深度解讀。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雲間拾遺”微信公眾號。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