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周年的和信貸,危機與轉型成為主旋律


 

  編輯 | 謝治賢

  出品 | 於見(mpyujian)

  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其實是和消費升級市場的發展“強相關”的,畢竟消費者手里有了超額購買力,才能支撐起互金行業的蓬勃發展。而隨着行業發展的不斷深入,各類金融科技、個性化金融產品也紛紛涌現。

  在為數眾多的互聯網金融玩家中,和信貸算是親歷了國內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歷程,最近迎來六周歲生日的它,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風雲變幻中成功脫穎而出,也成功登陸美股納斯達克。但近年,隨着網貸行業與政策趨勢的遇冷,和信貸也無可避免地迎來了企業發展的危機時刻。

  2019年報堪憂,和信貸核心業績指標大幅下滑

  近期,和信貸正式發布了自己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的2019財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和信貸在2019財年遭遇了凈營收與凈利潤雙雙下滑的困境。

  根據和信貸2019財年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和信貸實現凈營收6133.05萬美元,同比大幅下降了42.8%;實現凈利潤為553.26萬美元,較上一財年的6551.06萬美元,更是大幅下滑了91.6%。

  凈營收和凈利潤這兩大核心業績指標下滑嚴重,這讓和信貸面臨了巨大的質疑聲。

  另外,和信貸在2019財年的拖欠率還遭遇了比較大幅度的上漲,其中15-29天、30-59天、60-89天、超過90天拖欠率分別同比增加了289%、122%、 206%、286%,從財報數據表現上來看,和信貸顯然正在面臨巨大的經營危機。

  再來看看和信貸在2019財年的營收構成情況,根據財報數據顯示,和信貸目前的營收構成中主要包含貸款便利服務費、貸款管理服務費用、貸后服務費、導流服務費、利息收入、其他收入這幾項。

  其中,貸款便利服務費占據了絕大多數份額,收入為6678.23萬美元,占到總營超過八成,但該項收入相比上一財年同樣大幅減少了超過4000萬美元。貸款便利服務費之外,貸后服務費占到其總營收的13.82%,利息收入的營收占比為4.3%。

  需要指出的是,去年年底和信貸開始押寶的“助貸服務”並未能取得經營業績上的突破,該項服務僅實現了約85萬美元的收入,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只有1%左右。

  與幾大核心業績指標大幅下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和信貸在2019財年市場和營銷費用的大幅上漲,相較於2018財年1524.16萬美元的市場和營銷費用支出,和信貸在2019財年的市場和營銷費用超過3232萬美元,同比大幅上漲了112%,這創造了它市場和營銷費用的歷史最高紀錄。

  與此同時,和信貸的借款人數量和投資人數量紛紛開啟了下降模式。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和信貸的借款人數量為8.49萬,較去年同期下滑了16.1%;投資者數量為11.82萬名,同比也下降了14.3%。

  在互聯網金融整個大環境的監管都趨於愈發嚴格的背景下,和信貸不可避免地遭遇了經營業績的動盪,業務規模大幅下滑、出借人和借款人數量下降、借貸總額下降、投資總額下降......去年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集中的“爆雷潮”顯然正在讓大量投資者對互聯網金融平台失去信心,也讓和信貸這樣的互金玩家遭遇了無法避免的陣痛。

  行業遇冷,轉型能幫助和信貸度過危機嗎?

  未來可預見的趨勢是,政策監管對於整個行業的把控都將越來越嚴格,在這種背景下,網貸行業洗牌在所難免,即便像和信貸這樣的頭部網貸平台也無法避免。於是擺在和信貸面前的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尋求業務轉型,以實現自身未來的長遠發展。

  有鑒於此,就在上個月,和信貸還高調地推出了“和信借條”這一新的消費金融品牌,這是和信貸在助貸服務上最新的舉措。不樂觀的是,和信貸2019財年年報顯示其助貸業務營收占比只有1.04%,雖然助貸服務成為和信貸從今年年初開始就重點布局的新興業務領地,但市場並不看好它的未來發展。

  結合從去年到今年網貸行業消沉的大背景,再加上和信貸的各項核心業績指標大幅下降、盈利能力持續下滑,轉型業務“不振”給和信貸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什么是助貸服務?說的簡單點,就是為持牌金融機構在放貸過程中提供支持和幫助,和信貸在此過程中承擔的就是提供支持和幫助的角色,這也是以和信貸等為代表的網貸機構們不得不作出的選擇。去年以來,隨着行業監管的加劇與網貸“爆雷潮”的不斷出現,大量投資者因對網貸行業失去信心而選擇離場,這直接導致了和信貸這樣的網貸平台開始面臨資金壓力。

  於是幫助大型持牌金融機構進行放貸成為和信貸業務轉型的首選。

  但往助貸服務方向進行轉型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盡管助貸模式的確能夠緩解目前和信貸面臨的經營壓力,並將資金、運營風險進行有效轉移,但是並不是所有網貸機構都能夠輕易與持牌金融機構展開合作的,其中門檻非常高。以銀行為例,它們會審核網貸機構的股東背景、逾期率、回款率、風控能力等,如果未能達標,那么轉型助貸無異於“痴人說夢”。

  鑒於和信貸在一整個季度的時間里只實現了85萬美元左右的助貸服務收入,和信貸往此方向的轉型還面臨極大的未知性。

  另外,政策監管上的不確定性也有可能會直接給和信貸的業務轉型“潑上一盆冷水”。就在不久前曝出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有條件備案試點工作方案》及網絡借貸風險專享整治工作座談會相關信息中,“助貸”並沒有像此前那樣成為政策監管層面鼓勵的方向,這也給未來和信貸的轉型增加了新的不確定性。

  六周年的和信貸正陷入前路未知的窘迫中,如何化解經營危機?轉型何時能見成效?這些都是和信貸需要特別關注的方向。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