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局部變量


在局部變量前,加上關鍵字static,該變量就被定義成為一個靜態局部變量。

我們先舉一個靜態局部變量的例子,如下:

#include <iostream> void fn(); int main() {     fn();     fn();     fn(); } void fn() {     static int n=10;     std::cout<<n<<std::endl;     n++; }

通常,在函數體內定義了一個變量,每當程序運行到該語句時都會給該局部變量分配棧內存。但隨着程序退出函數體,系統就會收回棧內存,局部變量也相應失效。但有時候我們需要在兩次調用之間對變量的值進行保存。

通常的想法是定義一個全局變量來實現。但這樣一來,變量已經不再屬於函數本身了,不再僅受函數的控制,給程序的維護帶來不便。

靜態局部變量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靜態局部變量保存在全局數據區,而不是保存在棧中,每次的值保持到下一次調用,直到下次賦新值。

靜態局部變量有以下特點:

  • 該變量在全局數據區分配內存;
  • 靜態局部變量在程序執行到該對象的聲明處時被首次初始化,即以后的函數調用不再進行初始化;
  • 靜態局部變量一般在聲明處初始化,如果沒有顯式初始化,會被程序自動初始化為0;
  • 它始終駐留在全局數據區,直到程序運行結束。但其作用域為局部作用域,當定義它的函數或語句塊結束時,其作用域隨之結束;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