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ms、Vpk、W、dBm、dBW、dBuV、dBm/Hz


負載阻抗Z

在做這些單位轉換前第一個需要提到的就是負載阻抗(Z, Ohm),我們在測試測量中說某個量為上面的某一個單位時候,都包含了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負載阻抗,離開了負載阻抗你說的這些總帶有一絲耍流氓的感覺。


對於信號接收設備(頻譜分析儀,示波器…)來說負載阻抗很好理解,就是通道的輸入阻抗。在示波器通道設置里面就有這樣一個參數,通常為50Ω或1MΩ可選;


而需要提到的是對於信號發生設備(AFG,AWG…)來說負載阻抗,需要重點強調你在信號源通道設置里面設置的阻抗50Ω或1MΩ,是用來高速信號源接收信號的負載端的輸入阻抗,而不是你信號源的輸出阻抗,信號源的輸出阻抗固定的就是50Ω。

如果負載阻抗為50Ω,輸出幅度設置為1V,則信號源會驅動一個2V的信號出來,這樣在接收端就能接收到一個1V的信號;

如果負載阻抗為1MΩ,輸出幅度設置為1V,則信號源會驅動一個1V的信號出來,這樣在接收端就能接手到一個1V的信號;

關於dB

dB表示的是一個量與另外一個同樣單位的量之間的比值,除數是這個比值的參考標准,作為dB后綴:

  • 比如說一個16 bit ADC的理想動態范圍是96dB指的是FSR與LSB比值取dB后為96dB:DR = 20log(2^16LSB/1LSB) ≈ 96 dB(LSB)
  • 比如說100Hz處相位噪聲為-100dB: PhaseNoise = 10log(NoisePower/CarrierPower) = –100 dB(C)

在指定參考電平時用dB表示功率,電壓,場強的絕對值,此參考電平即為0dB,如定義1mW=0dbm、1mV=0dbmV、1μV=0dbμV。

例如,現有一個信號A其電平為3dbμV,換算成電壓的表示方式為:3=20lgA/1μV、A=2μV,即這個3dbμV的信號電壓為2μV。


天線增益單位dBi、dBd   [轉載]

dBi 和 dBd 是考征天線增益的值(功率增益),兩者都是一個相對值, 但參考基准不一樣。dBi 的參考基准為全方向性天線,dBd 的參考基准為偶極子,所以兩者略有不同。一般認為,表示同一個增益,用 dBi 表示出來比用 dBd 表示出來要大 2. 15。

  • 對於一面增益為 16 dBd 的天線,其增益折算成單位為 dBi 時,則為 18.15 dBi (一般忽略小數位,為 18 dBi)。
  • 0 dBd=2.15 dBi。


10log還是20log ?

很多人困擾這個問題,實際上這兩個計算公式是一樣的,如果10log后面數值代表的是功率(V^2),20log后面數值代表的是幅度(V)

10log(V^2)里面的2次冪取出來則編程了20log(V),即:

dB = 10log(P1/P2) = 20log(V1/V2)


測試工程師應該要熟悉的dB數值

功率翻倍(2倍)則功率dB數增加3dB

幅度翻倍(2倍)則功率dB數增加6dB

dBm & Vpk Vpk(V@50Ω) Vpk(V@600Ω)
0 dBm 0.316 1.095
10 dBm 1 3.464
20 dBm 3.16 10.95
30 dBm 10 34.64

每增加20dB幅度翻10倍


Vrms、Vpk、W、dBW、dBm之間關系

  • Vrms = Vpk / sqrt(2)
  • W = Vrms^2 / Z
  • dBW = 10log(W)
  • dBm = 10log(W/1mW) = dBW + 30
  • Vpk = sqrt(2) * sqrt(Z * (10 ^ (dBm / 10)) / 1000)


dBm與dBuV之間關系

在通信領域dBm和dBuV都可以用來表示信號強度,通常我們會遇到如下換算方法(50Ω系統):

113算法:0dBm = 113dBμV 或 0dBμV = –113dBm

107算法:0dBm = 107dBμV 或 0dBμV = –107dBm

到底采用哪種算法關鍵就在於dBμV是誰的電勢差,dBm是誰的功率。

107算法

當dBμV和dBm是同一個負載的電壓與功率時候實際上就是簡單的單位轉換

image

把功率換成mW,電壓換成μV,阻抗ZL=50Ω代入:

image

得到轉換關系:

image

-107表示電壓為V=0dBμV(1μV)對應的功率為-107dBm


113算法

該算法用來換算天線上的接收(或發射)感應電動勢dBuV與接收機的接收功率(或發射機發射功率)dBm之間的關系

image

如上圖所示表示一個天線接在一個接收機上:

  • V:天線感應的電磁波電動勢,單位V
  • μV:天線感應的電磁波電動勢,單位μV
  • VL:接收機輸入電壓或發射機輸入電壓,單位ohm
  • ZL:接收或機輸入阻抗或發射機輸出阻抗,單位ohm
  • Za:天線阻抗,單位ohm

當射頻阻抗匹配,即ZL=Za=50Ω時,ZL收到功率PL最大。

接收機收功率(發射機發射功率)為:

image

image

將感應電動勢從單位V換成μV,功率換成mW,把ZL=50Ω代入可得

image

得到轉換關系:

image

-113表示的是當感應電動勢V=0dBμV(1μV)時接收機接收功率(發射機發射功率)為-113dBm


dBm與dBm/Hz之間關系

實際上dBm與dBm/Hz本質上是SNR與NSD之間的關系,NSD即噪聲頻譜密度(Noise Spectral Density,NSD)。

……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