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技術面全A,終面卻被產品經理拉下馬。。。


大綱:

一、投遞簡歷

二、准備面試

三、技術一面

四、健身房里的技術二面

五、產品經理的死亡三面

六、總結

一、投遞簡歷

  1. 找內推。大公司投簡歷盡量找內推,無論是校招還是社招。校招可以去牛客網或知乎找,社招可以在微博、知乎或者找獵頭也可以。內推不代表給你的簡歷加buff,而是能給面試進度加個進度條,便於追蹤。

  2. 不重復投遞簡歷。我在公司里幫HR調研過一段時間的招聘系統,招聘系統一般會自帶去重功能。也就是你找人內推了,自己又在官網投了一次,這樣簡歷來源會從內推渠道轉化為官網投遞,而有些公司會優先篩選內推的,所以重復投簡歷顯得很沒必要。大家在找人內推的時候,他們會跟你說你內推完就不要再去官網投遞了,也是這個道理。

  3. 這邊補充一個我在我星球里分享的投遞玄學,很多同學都說很好用。

二、准備面試

  1. 阿里內推的簡歷是不用去做官網的面試題,包括技術和素質,但做完面試題好像會加快這個內推流程。我在內推完的一星期都沒動靜,於是去做了官網的面試,做完的第二天就收到了面試通知。我也有幾個朋友他們沒做面試題的,比我晚幾天收到了面試通知。

  2. 記錄面試過程。這是一個師兄給我的經驗,要記錄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問的以及自己回答的,方便面后復盤。從自我介紹到回答問題,看自己的語速、表達,邏輯等等方面是否存在可以改進的問題。由於蘋果手機沒有錄音功能,於是買了根錄音筆。

  3. 做好熱身。阿里是我第一家面試的大廠,也是我第一次遠程面,然后我又非常想去,所以導致我很慌,很緊張。我在接到面試通知后到第一次面試只有5天時間,導致我這5天時間只睡了10個小時,天天泡在通宵自習室,早上回宿舍洗個澡,天天在刷題。

假如我在投遞阿里之前,先投一些我意向沒那么強的大廠,或者我准備阿里面試的時候就不會那么慌,亂了手腳。這也就是為什么說正式面試之前的熱身多么重要,我在三面的時候也被說了簡歷寫的不好什么的,這也是沒做好的熱身的后果啊。

  1. 寫博客或者文檔,建立自己的復習體系。如果平時學習以及面試准備的時候沒做好整理和總結的工作,那么在復習時會非常痛苦,會像無頭蒼蠅。

三、技術一面

  1. 一面是真正的純技術,面試官就是根據他的問題來的,從Java的類、集合問到JVM、多線程,再到大數據框架,全都是崗位要求的技能,也可以看出這些問題都是面試官提前准備好的,而不是按照我簡歷上面去問的。

  2. 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如果是自己比較熟練,平時深入學習過的,可以回答的詳細一點,多一點。畢竟面試時間有限,都是一個小時,會的答的多,不會的比重就減少。所以在有幾個問題上我都回答的比較詳細,並且跟我做的項目進行聯系展開來說。

一面只有兩個問題沒回答好,其他我自己都挺滿意的,所以在面試結束后面試官讓我等二面通知,我也立馬看了官網進度條的變化,激動~

四、健身房里的技術二面

  1. 我在一面結束后,手機立馬將靜音調成了震動+最大音量,生怕錯過了面試電話。每當校招季的時候,牛客網總會出現類似“010 - **** 這個電話是哪家大廠”的帖子,很多校招的面試都由面試官自己去協調的,比如我的兩面都是技術面試官打我電話的,所以有時候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

  2. 在下午三點,我在健身房換好衣服剛要訓練的時候,一個杭州的電話突然出現在屏幕上,嚇得我趕緊躲在衣櫃角落帶上耳機開始跟面試官進行交流。面試官一上來連讓我自我介紹也沒有,直接介紹了他是誰,然后就開始面試了。

二面比一面多了幾題算法和項目場景題,算法講思路就可以,一部分Java和大數據的問題,但一面和二面的問題都不重疊,由此可見一面的面試記錄他那里也有的。二面面試官問了40分鍾讓我等通知,然后就掛了,連給我反問的機會都沒有。

因為我珍惜這個面試機會,所以就算在健身房也跟面試官直接聊上了,沒跟他約其他的面試時間,而從面試過程來看,面試官時間很急,好像每個時間點都安排好了一樣。在我學習群里,也有很多人因為這種情況錯過了大廠面試,有些是沒接到電話,有些是跟面試官約了時間,最后不了了之,所以大家且面且珍惜啊,對於自己想去的廠子,還是得多關注一下。

五、產品經理的死亡三面

兩面技術面完了之后,幫我內推的小姐姐說我前兩面不錯,都拿了A,三面真的是我最「無語」、收獲最大也是最有意義的一次面試,雖然被慘虐,但對我的幫助還是挺大。

  1. 項目業務。面試官先讓我對項目進行介紹,然后一個勁地問我業務流程,人員分工這些,還問了我對項目有沒有什么看法,能不能改進。

說實話我被問懵了,雖然我對項目的技術棧都還算了解,但一個勁地問我業務一下子就轉不過來。所以除了技術,大家對自己項目的業務也要去關注一下。

  1. 項目架構。面試官問我這個項目能承受多大的並發量,壓測數據是多少,問我:“衡量一個系統的穩定性是什么?”。

我當時心想:這些是測試干的吧,架構師思考的吧,關我一個開發什么事啊。但現在想想,一個好的開發工程師是應當具備這些知識的,也要帶着這些問題進行開發,無論從宏觀角度還是用戶思維,替系統和用戶考慮。

在面試結束之后,我馬上去圖書館借了本《大型網站技術架構:核心原理與案例分析》這本書,用了一下午通讀完,又用一星期時間對這本書的內容進行整理,整理完之后什么QPS、負載均衡、秒殺架構等等順手捏來。

  1. 符合崗位的項目。我面的是大數據開發工程師,但我簡歷上只有兩個web分布式項目,於是被面試官百般蹂躪,一直問我簡歷上為什么沒有大數據項目,項目能更好地鞏固理論,為什么理論懂那么多卻不去做相關項目等等。反正被問的很慘。

我心想:不是說大廠都注重理論基礎嗎?不是說項目不重要嗎?太天真的,那是建立在有項目的基礎上。前段時間群里有個小兄弟基礎很好,也是因為項目被面試官掛了,補了項目之后開掛一般。

我在三面面試完之后,隔天就開始安排大數據項目的學習,邊學邊面,后面的一些大廠面試都很順利。

三面面試官在結束面試之前問我還有什么想問的,於是我把積攢了很久問題問了出來:

a. 我問了阿里maxcompute里的一個自研消息隊列,問他這個跟其他消息隊列組件有什么區別。

面試官回答:我之前做技術的,但我現在是產品經理,已經不做技術很久了,但我組里的其他在做,所以這個我不太清楚。

b. Dubbo社區最近又活躍起來了,是不是又要重新大力發展Dubbo?

面試官回答:這個我也不知道。

六、總結

  1. 阿里的面試官都挺好,面試的內容是我面試那么多家以來最全面的,問題也沒有特別刁鑽,都比較符合工作場景。

  2. 項目很重要,項目是敲門磚也是面試的大頭,如果我沒有簡歷上的兩個項目的話,估計簡歷都很難被撈起來,而且進入到3面。很多面試題都是從項目角度去提問的,而且回答的時候也可以結合項目回答,這個很加分。

  3. 除了項目所用技術之外,也要關注項目的業務以及架構,最好是能融合在一起講清楚。這邊推薦兩本書:《大數據之路:阿里巴巴大數據實踐》和《大型網站技術架構:核心原理與案例分析》,看完會收獲很多。

  4. 只有多面試,你才能將原有的「我以為」思維變成「原來是這樣」。很多東西並不是你想的那樣,需要有人去給你當頭棒喝才會醒悟。

覺得文章不錯的歡迎關注我的WX公眾號:程序員喬戈里
我是百度后台開發工程師,哈工大計算機本碩,專注分享技術干貨/編程資源/求職面試/成長感悟等,關注送5000G編程資源和自己整理的一份幫助不少人拿下java的offer的面經附答案,免費下載CSDN資源。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